大事紀 / 王仲孚
干 支 |
年 號 | 公 元 | 日 本 紀 元 | 大 事 記 要 | |
---|---|---|---|---|---|
前二五○○ | 根據考古資料,本鎮此時已有住民活動。 | ||||
庚寅 | 明永曆四年 | 前二六二 | 一六五○ | 荷蘭人調查臺灣戶口,沙轆社計有三○戶,一○六人。 | |
辛丑 | 明永曆十五年
清順治十八年 |
前二五一 | 一六六一 | 鄭成功匡後臺灣,實施郡縣制,本鎮隸屬天興縣。 | |
壬寅 癸卯 |
前二五○
前二四九 |
一六六二
一六六三 |
|||
甲辰 | 明永曆十八年
清康熙三年 |
前二四八 | 一六六四 | 鄭經嗣立,改天興、萬年二縣為州,本鎮改隸天興州轄域。 | |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
前二四七
前二四六 前二四五 前二四四 前二四三 |
一六六五
一六六六 一六六七 一六六八 一六六九 |
|||
庚戌 | 前二四二 | 一六七○ | 沙轆社遭劉國軒殺伐,族勢大衰。 | ||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
前二三八
前二三七 前二三六 前二三五 前二三四 前二三三 前二三二 前二三一 前二三○ 前二二九 |
一六七四
一六七五 一六七六 一六七七 一六七八 一六七九 一六七○ 一六八一 一六八二 一六八三 |
|||
甲子 | 清康熙二十三年 | 前二二八 | 一六八四 | 臺灣納入清版圖,全臺設一府三縣,本鎮歸屬諸羅縣管轄。 | |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
前二二七
前二二六 前二二五 前二二四 前二二三 前二二二 前二二一 前二二○ 前二一九 |
一六八五 一六八六 一六八七 一六八八 一六八九 一六九○ 一六九一 一六九二 一六九三 |
|||
甲戌 | 清康熙三十三年 | 前二一八 | 一六九四 | 根據高拱乾(臺灣府志)記載,沙轆社與牛罵社分化發展,沙轆社近山,牛罵社靠海。 | |
乙亥
丙子 |
前二一七
前二一六 |
一六九五
一六九六 |
|||
丁丑 | 清康熙三十六年 | 前二一五 | 一六九七 | 郁永河著(裨海記遊),書中記載沙轆社所處的生態環境,與活動情形。 | |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已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已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
前二一四
前二一三 前二一二 前二一一 前二一○ 前二○九 前二○八 前二○七 前二○六 前二○五 前二○四 前二○三 前二○二 前二○一 前二○○ 前一九九 前一九八 前一九七 前一九六 前一九五 前一九四 前一九三 前一九二 前一九一 |
一六九八
一六九九 一七○○ 一七○一 一七○二 一七○三 一七○四 一七○五 一七○六 一七○七 一七○八 一七○九 一七一○ 一七一一 一七一二 一七一三 一七一四 一七一五 一七一六 一七一七 一七一八 一七一九 一 七二○ 一七二一 |
|||
壬寅 | 清康熙六十一年 | 前一九○ | 一七二二 | 巡臺灣漢御使吳達禮巡按北路平埔「番」,曾巡至本鎮沙轆社。 | |
癸卯 | 清雍正元年 | 前一八九 | 一七二三 | 清廷增設彰化縣和淡水廳,沙轆改隸彰化縣,為竹塹巡檢暫駐之地。 | |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
前一八八
前一八七 前一八六 前一八五 前一八四 前一八三 前一八二 前一八一 |
一七二四
一七二五 一七二六 一七二七 一七二八 一七二九 一七二○ 一七三一 |
|||
壬子 | 清雍正十年 | 前一八○ | 一七三二 | 五月,沙轆社參與大甲西社叛清,歷時四個月為清剿平。 | |
七月,朝興宮創建。 | |||||
癸丑 | 清雍正十一年 |
前一七九 |
一七三三 | 五福圳開鑿於雍正五年。 | |
清廷公布保甲之制,下令地方組織保甲。 | |||||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
前一七八
前一七七 前一七六 前一七五 前一七四 前一七三 |
一七三四
一七三五 一七三六 一七三七 一七三八 一七三九 |
|||
庚申 | 清乾隆五年 | 前一七二 | 一七四○ | 沙轆社改稱遷善社。 | |
辛酉 | 清乾隆六年 | 前一七一 | 一七四一 | 《重修臺灣府志》史載首次出現漢人聚落。 | |
壬戌 | 前一七○ | 一七四二 | |||
癸亥 | 清乾隆八年 | 前一六 | 一七四三 | 根據地契沙轆街區逐漸形成。 | |
甲子 | 前一六八 | 一七四四 | |||
乙丑 | 清乾隆十年 | 前一六七 | 一七四五 | 保安宮創建。 | |
丙寅
丁卯 |
前一六六
前一六五 |
一七四六
一七四七 |
|||
戊辰 | 清乾隆十三年 | 前一六四 | 一七四八 | 七月二十六、七日,本鎮附近發生大水風災。 | |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西 |
前一六三
前一六二 前一六一 前一六○ 前一五九 |
一七四九
一七五○ 一七五一 一七五二 一七五三 |
|||
甲戌 | 清乾隆十九年 | 前一五八 | 一七五四 | 王勳生於本鎮麻園埔庄。 | |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
前一五七
前一五六 前一五五 前一五四 前一五三 前一五二 前一五一 前一五○ 前一四九 |
一七五五
一七五六 一七五七 一七五八 一七五九 一七六○ 一七六一 一七六二 一七六三 |
|||
甲申 | 清乾隆二十九年 | 前一四八 | 一七六四 | 根據方志記載,沙轆發展成街。 | |
乙酉 | 清乾隆三十年 | 前一四七 | 一七六五 | 庄民王發募款重修朝興宮。 | |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
前一四六
前一四五 前一四四 前一四三 前一四二 前一四一 前一四○ 前一三九 前一三八 前一三七 前一三六 前一三五 前一三四 前一三三 前一三二 前一三一 前一三○ 前一二九 前一二八 |
一七六六
一七六七 一七六八 一七六九 一七七○ 一七七一 一七七二 一七七三 一七七四 一七七五 一七七六 一七七七 一七七八 一七七九 一七八○ 一七八一 一七八二 一七八三 一七八四 |
|||
乙巳 | 清乾隆五十年 | 前一二七 | 一七八五 | 北勢頭庄民奉請青山靈王神像祭祀。 | |
丙午 | 清乾隆五十一年 | 前一二六 | 一七八六 | 王勳參與林爽文反清運動。 | |
丁未 | 清乾隆五十二年 | 前一二五 | 一七八七 | 青山宮創建。 | |
戊申 | 清乾隆五十三年 | 前一二四 | 一七八八 | 王勳反清運動失敗,遇害於鹿港。 | |
己酉 | 前一二三 | 一七八九 | |||
庚戌 | 清乾隆五十五年 | 前一二二 | 一七九○ | 鹿寮庄逐漸形成。 | |
本鎮發生漳泉械鬥。 | |||||
福興宮創建。 | |||||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
前一二一
前一二○ 前一一九 前一一八 前一一七 前一一六 |
一七九一
一七九二 一七九三 一七九四 一七九五 一七九六 |
|||
丁巳 | 清嘉慶二年 | 前一一五 | 一七九七 | 十月十七、八日,本鎮附近發生大水風災。 | |
戊午
己未 庚申 |
前一一四
前一一三 前一一二 |
一七九八
一七九九 一八○○ |
|||
辛酉 | 清嘉慶六年 | 前一一一 | 一八○一 | 青山宮翻修。 | |
壬戌 | 前一一○ | 一八○二 | |||
癸亥 | 清嘉慶八年 | 前一○九 | 一八○五 | 何聲良奉請玉皇大帝神像來臺。 | |
甲子 | 前一○八 | 一八○四 | |||
乙丑 | 清嘉慶十年 | 前一○七 | 一八○五 | 旱魃為虐,為求風調雨順,大肚中堡五十三年居民倡建玉皇宮。本鎮信眾並成立天公會。 | |
丙寅 | 清嘉慶十一年 | 前一○六 | 一八○六 | 本鎮發生漳泉分類械鬥。 | |
丁卯 | 前一○五 | 一八○七 | |||
戊辰 | 前一○四 | 一八○八 | |||
己巳 | 清嘉慶十四年 | 前一○三 | 一八○九 | 本鎮發生泉粵籍居民聯合與漳籍居民械鬥。 | |
庚午 | 前一○二 | 一八一○ | |||
辛未 | 清嘉慶十六年 | 前一○一 | 一八一一 | 七月,北勢古墓修建。 | |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
前一○○
前九九 前九八 前九七 前九六 前九五 前九四 前九三 前九二 前九一 前九○ 前八九 前八八 前八七 前八六 前八五 |
一八一二
一八一三 一八一四 一八一五 一八一六 一八一七 一八一八 一八一九 一八二○ 一八二一 一八二二 一八二三 一八二四 一八二五 一八二六 一八二七 |
|||
戊子 | 清道光八年 | 前八四 | 一八二八 | 庄民王助重建永安宮。 | |
己丑
庚寅 |
前八三
前八二 |
一八二九
一八三○ |
|||
辛卯 | 清道光十一年 | 前八一 | 一八三一 | 沙轆牧埔示禁碑立碑。 | |
壬辰 | 清道光十二年 | 前八○ | 一八三二 | 沙轆牛埔示禁碑立碑。 | |
癸巳
甲午 乙未 |
前七九
前九八 前七七 |
一八三三
一八三四 一八三五 |
|||
丙申 | 清道光十六年 | 前七六 | 一八三六 | ||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
前七五
前七四 前七三 前七二 前七一 前七○ 前六九 前六八 |
一八三七
一八三八 一八三九 一八四○ 一八四一 一八四二 一八四三 一八四四 |
|||
乙巳 |
清道光二十五年 | 前六七 | 一八四五 | 三月四日,本鎮大地震。 | |
庄民洪墻倡建永天宮。 | |||||
丙午
丁未 |
前六六
前六五 |
||||
戊申 | 清道光二十八年 | 前六四 | 一八四八 | 二月十二日,本鎮大地震。 | |
己酉 | 清道光二十九年 | 前六三 | 一八四九 | 蘇王爺創建。 | |
庚戌 | 前六二 | 一八五○ | |||
辛亥 | 清咸豐元年 | 前六一 | 一八五一 | 王景元,王道永募建保雲宮(即今保寧宮)。 | |
壬子 | 前六○ | 一八五二 | |||
癸丑 | 清咸豐三年 | 前五九 | 一八五三 | 陳溪水倡議重修福興宮。 | |
南勢里關帝廟創建。 | |||||
埔子里保安宮創建。 | |||||
甲寅 | 清咸豐四年 | 前五八 | 一八五四 | 南斗宮創建。 | |
乙卯 | 清咸豐五年 | 前五七 | 一八五五 | 南勢里慶安宮創建。 | |
庄民陳念集資創建六路里朝順宮。 | |||||
丙辰 | 清咸豐六年 | 前五六 | 一八五六 | 埔子里慶安宮創建。 | |
丁巳 | 清咸豐七年 | 前五五 | 一八五七 | 居仁里福德祠創建。 | |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
前五四
前五三 前五二 前五一 前五○ 前四九 前四八 前四七 前四六 前四五 前四四 |
一八五八
一八五九 一八六○ 一八六一 一八六二 一八六三 一八六四 一八六五 一八六六 一八六七 一八六八 |
|||
己巳 | 清同治八年 | 前四三 | 一八六九 | 公明里保安宮創建。 | |
聖王公壇會成立,供奉廣澤尊王。 | |||||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
前四二
前四一 前四○ 前三九 |
||||
甲戌 | 清同治十三年 | 前三八 | 一八七四 | 玉皇宮重修。 | |
福興宮創建。 | |||||
乙亥
丙子 |
前三七
前三六 |
一八七五
一八七六 |
|||
丁丑 | 清光緒三年 | 前三五 | 一八七七 | 庄民陳萬守等成立聖王公會。 | |
戊寅 | 清光緒四年 | 前三四 | 一八七八 | 庄民陳水倡議重建青山宮。 | |
己卯
庚辰 辛巳 |
前三三
前三二 前三一 |
一八七九
一八八○ 一八八一 |
|||
壬午 | 清光緒八年 | 前三○ | 一八八二 | 蔡瘦生資政大夫墓建成。 | |
癸未 | 清光緒九年 | 前二九 | 一八八三 | 陳蕃薯遷建永安宮於今址。 | |
甲申 | 前二八 | 一八八四 | |||
乙酉 | 清光緒十一年 | 前二七 | 一八八五 | 清廷下令臺灣建省。 | |
庄民蔡燕等集資創建西勢里慶安宮。 | |||||
丙戌 | 清光緒十二年 | 前二六 | 一八八六 | 十一月,遷善社番助勒索示禁碑建立。 | |
丁亥 | 清光緒十三年 | 前二五 | 一八八七 | 臺灣正式建省,調整行政區,本鎮歸臺灣府臺灣縣管轄之大肚中堡及大肚上堡上部。 | |
戊子
己丑 |
前二四
前二三 |
一八八八
一八八九 |
|||
庚寅 | 清光緒十六年 | 前二二 | 一八九○ | 七月二十二日,本鎮附近發生大水風災。 | |
辛卯
壬辰 |
前二一
前二○ |
一八九一
一八九二 |
|||
癸巳 | 清光緒十九年 | 前一九 | 一八九三 | 本鎮居民紀抑、陳水應倡建天元堂齋堂。 | |
甲午 | 清光緒二十年 | 前一八 | 一八九四 |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 |
本鎮發生旱災。 | |||||
乙未 | 清光緒二十一年 | 前一七 | 一八九五 | 明治廿八年 | 馬關修約,清廷割讓臺灣予日本。八月,日本殖民政府於臺灣設一縣、二民政支部及一廳,本鎮隸屬臺灣民政支部轄下大肚中堡及大肚上堡一部。 |
丙申 | 清光緒二十二年 | 前一六 | 一八九六 | 明治廿九年 | 三月,日本殖民政府調整地方行政區域,本鎮改隸臺中縣直轄大肚中堡,及大肚上堡一部。 |
九月,日本殖民政府實行戶口調查,本鎮計有一、五五三戶,八、七九九人。(以光復後轄域統計) | |||||
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公醫規則〉,至昭和時期本鎮克明醫師被指定為公醫。 | |||||
鹿峰福德祠創建。 | |||||
丁酉 | 清光緒二十三年 | 前一五 | 一八九七 | 明治三十年 | 五月,臺灣總督乃木希典以敕令第一五二號公布地方官制,全臺分設六縣、三廳,縣廳下設辨務署,本鎮隸臺中縣大肚辨務署轄下大肚中堡,及牛罵頭辨務署轄下大肚上堡一部。 |
戊戌 | 清光緒二十四年 | 前一四 | 一八九八 | 明治卅一年 | 六月,日本殖民政府調整地方官制,本鎮改隸梧棲港辨務署第三、五、六區,陳哈為第五區街長,王春輝、陳仁芬任第三、六庄長。 |
總督府公布〈保申條例〉,臺中縣據之制定〈保甲條例施行規程〉。 | |||||
八月六日,颱風造成嚴重水災,大肚溪改道,塗葛堀港淤淺。 | |||||
己亥 | 清光緒二十五年 | 前一五 | 一八九九 | 明治卅二年 | 九月,日本政府調整行政區,本鎮改隸臺中縣辨務署塗葛堀支署,陳哈為沙轆區街長,王春輝、陳仁芬任鴨母寮、北勢頭區庄長。 |
庚子 | 前一二 | 一九○○ | 明治卅三年 | ||
辛丑 | 清光緒二十七年 | 前一一 | 一九○一 | 明治卅四年 | 十一月,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廢縣、辨務署,全臺設二十廳,廳下設支廳,本鎮改隸臺中廳塗葛堀,及牛罵頭支廳轄下之沙轆庄。 |
壬寅 | 清光緒二十八年 | 前一○ | 一九○二 | 明治卅五年 | 三月二八日,本鎮第一個市場創設。 |
陳添丁出任庄長。 | |||||
癸卯
甲辰 |
前九
前八 |
一九○三
一九○四 |
明治卅六年
明治卅七年 |
||
乙巳 | 清光緒三十一年 | 前七 | 一九○五 | 明治卅八年 | 三月,日本殖民政府廢塗葛堀,牛罵頭支廳改置沙轆支廳,轄大肚、茄投、塗葛堀、梧棲港、沙轆、龍目井、公館、牛罵頭、四塊厝等區,支廳治在大肚中堡沙轆庄,為本鎮設治之始。 |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進行人口調查,本鎮首次有正確的人口統計數,時本鎮人口共計六、八六七人,男三、 六一三人,女三、○五三。(以日據時代沙鹿庄轄域統計) | |||||
丙午 | 清光緒三十二年 | 前六 | 一九○六 | 明治三九年 | 五月二十一日,牛罵頭郵便局在沙轆設出張所,為沙鹿郵局的前身。 |
丁未 | 清光緒三十三年 | 前五 | 一九○七 | 明治四十年 | 庄民陳超然、陳漢度募款重建埔子里保安宮。 |
戊申 | 清光緒三十四年 | 前四 | 一九○八 | 明治四十一年 | 四月一日,沙轆公學校創設。 |
十一月,牛罵頭輕便鐵路株式會社成立,該會社後於本鎮營運便車事業。 | |||||
己酉 | 清宣統元年 | 前三 | 一九○九 | 明治四十二年 | 十月,日本殖民政府撤併二十廳,並廢街庄改設區。本鎮仍隸臺中縣沙轆支廳,轄沙轆區、公館及牛罵頭區。 |
本鎮現在 人口突破一萬人。 | |||||
日本殖民政府全面調查平埔族人口,本鎮遷善社總戶數共計十戶,男十九人,女,二十三人。 | |||||
庚戌
辛亥 |
前二
前一 |
一九一○
一九一一 |
明治四十三年
明治四十四年 |
||
壬子 | 元 | 一九一二 | 明治四十五年 | 九月十六日,颱風,沙轆支廳住家房屋全倒二五四戶,半倒三六六戶。 | |
永安宮受暴風雨侵襲倒塌。 | |||||
癸丑 | 二 | 一九一三 | 大正二年 | ||
甲寅 | 三 | 一九一四 | 大正三年 | 一月二十二日,億源米糖株式會社沙鹿工場創立。 | |
蘇王爺廟改建。 | |||||
王新登,王劉萬信倡議改建保寧宮。 | |||||
乙卯 | 四 | 一九一五 | 大正四年 | 一月一日,牛罵頭郵局沙轆出張所兼掌電信電話業務,成為完備的通信機關;本鎮有二十二戶裝設電話。 | |
四月,本區內五條水圳點併為福圳。 | |||||
陳心愉倡議重修永安宮。 | |||||
丙辰 | 五 | 一九一六 | 大正五年 | 四月一日,牛罵頭公學校公館分教場創立,為公館國小前身,日人豐島濟一任分教場主任。 | |
五月十日,成立有限責任沙鹿恆產信用組合,營業範圍包括沙鹿鎮、梧棲鎮及龍井鄉之一部分,該組織為本鎮農會之前身。 | |||||
丁巳 | 六 | 一九一七 | 大正六年 | ||
戊午 | 七 | 一九一八 | 大正七年 | 三月二十六日,沙轆郵便出張所從牛罵頭郵便局脫離,獨立成為集配事務。 | |
玉皇宮再度重修。 | |||||
牛罵頭輕便鐵路株式會社路線轉由臺中線輕便鐵路株式會社經營。 | |||||
己未 | 八 | 一九一九 | 大正八年 | 四月一日,牛罵頭公館分教場獨立,改稱肚峰公學校,日人手塚廣一任校長。 | |
三井公司臺北分店長羽鳥精一、大川清一、安部幸兵衛收購億源米糖株式會社沙鹿工場,七月改組成立沙轆製糖株式會社。 | |||||
今日之臺一號公路規模粗俱。 | |||||
庚申 | 九 | 一九二○ | 大正九年 | 七月,臺灣總督府制定「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行政大幅調整,廢廳置州,廢廳改置郡、市、廢區、堡、里、澳、鄉,改設街、庄社改為大字,土名改為字。沙轆支廳廢,本鎮由沙轆庄易名為沙鹿庄,隸屬臺中州大甲郡。 | |
十月,陳添丁受任命為庄長。 | |||||
十月,肚峰公學校配合地方制度改正,以公館、西勢為學區,編入沙鹿庄。 | |||||
鐵路縱貫線海線南段完成,本鎮設置沙轆火車站,交通進入鐵路時代。 | |||||
洪斗、洪介、洪鄭、洪笨、洪不、洪掛六兄弟,於居仁里創 | |||||
設木製榨油廠,從事花生、芝麻之製油加工。 | |||||
街庄制實施,本鎮區分立沙鹿、北勢坑、公館三個警察官吏派出所。 | |||||
辛酉 | 一○ | 一九二一 | 大正十年 | 四月一日,肚峰公學校改稱清水第三公學校。 | |
十二月,日本政府頒臺灣水利組合令,廢公共埤圳,五福圳改為五福圳水利組合。 | |||||
沙田路順興宮創建。 | |||||
壬戌 | 一一 | 一九二二 | 大正十一年 | 四月,沙鹿公學校北勢坑分教場成立。 | |
梧棲,龍井分別成立信用組合,自沙鹿恆產信用組合分裂而出。 | |||||
沙鹿公學校鴨母寮分校(今永寧國小)劃歸梧棲國小;並劃出部分學區歸北勢分教場。 | |||||
癸亥 | 一二 | 一九二三 | 大正十二年 | ||
甲子 | 一三 | 一九二四 | 大正十三年 | 日本殖民政府本鎮設置公設產婆。 | |
乙丑 | 一四 | 一九二五 | 大正十四年 | 根據日本殖民政府調查,本鎮本年有水田四五九點四甲,旱田二○五五點七四甲。 | |
丙寅 | 一五 | 一九二六 | 大正十五年 | 四月一日,沙鹿公學校公館分教場成立。 | |
本鎮現住人口超過一萬五千人。 | |||||
丁卯 | 一六 | 一九二七 | 昭和二年 | ||
戊辰 | 一七 | 一九二八 | 昭和三年 | 本鎮發生大旱災。 | |
己巳 | 一八 | 一九二九 | 昭和四年 | 庄民陳時全倡議重建保安宮。 | |
庚午 | 一九 | 一九三○ | 昭和五年 | 十月,片山巍接替陳添丁任庄長。 | |
辛未 | 二○ | 一九三一 | 昭和六年 | 沙轆製糖株式會社開辨沙鹿往清水、三塊厝、四塊厝路線輕便車。 | |
洪氏兄弟創設臺灣第一士尺花生脫殼工廠。 | |||||
壬申 | 二一 | 一九三二 | 昭和七年 | 中央貨物自動車株式會社成立,為沙鹿鎮第一家商業株式會社(公司)。 | |
十月,大岡泰曉接替陳添丁出任庄長,以林貢為助役。 | |||||
癸酉 | 二二 | 一九三三 | 昭和八年 | 本鎮發生旱災。 | |
六月,沙鹿庄(街)釋放者保護會成立。 | |||||
設立沙鹿庄(街)公共浴場及公會堂。 | |||||
甲戌 | 二三 | 一九三四 | 昭和九年 | 四月,本鎮設置方面委員,七月成立社會事業助成會。 | |
苑王線(後改稱中部線)公營汽車客運首次通過本鎮。 | |||||
十月,大岡泰曉續任立庄長。 | |||||
南勢里慶安宮重修。 | |||||
乙亥 | 二四 | 一九三五 | 昭和十年 | 臺灣總督府四月一日,公布〈臺灣州制〉、〈臺灣市制〉、〈臺灣街庄制〉,明定州、市、街庄為法人團體,並擴大自治範圍,街庄協議員半由州知事官選,半由民選。十一月十二日,沙鹿庄舉行第一屆街庄協議會員選擇。由村勉為庄長。 | |
四月二十一日,發生臺中大地震,本鎮沙鹿、公館震度屬強震,公館發生斷層,鹿寮附近有山陷落。本鎮死亡三六人,重傷四九人,輕傷一九○人;住家全毀二六九戶,半毀三八五戶,大損害四○一戶,小損害七一四戶;非住家房屋全毀五五棟,半毀二七棟,大損害二四棟,小損害二十棟。災後日本殖民政府公布〈沙鹿市區改正計畫〉。本鎮磚造二層樓建築逐漸出現。 | |||||
日本市區改正,擬將保安宮前半拆築路,保正李草語商妥廟祝張運,犧牲住宅兩棟,將今四平街路線向東彎曲,保持保安宮完整。 | |||||
四月,沙鹿恆產信用組合事務所因大地震損毀,七月二十八日遷移至沙鹿農會現址,並改名為沙鹿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 | |||||
朝興宮因地震倒塌,保正李草語倡議改建。 | |||||
本鎮人口突破二萬人。 | |||||
本鎮砂眼治療會成立。 | |||||
丙子 | 二五 | 一九三六 | 昭和十一年 | 六月,沙鹿公學校公館分教場重建毀於中部大地震的校舍,九月,遷入新校舍。 | |
丁丑 | 二六 | 一九三七 | 昭和十二年 | 沙鹿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開始兼營農業倉庫業務。 | |
戊寅 | 二七 | 一九三八 | 昭和十三年 | 二月,本鎮由沙鹿庄升格為沙鹿街。以柴田清為街長,陳曾為助役。 | |
沙轆製糖株式會社改組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沙鹿製糖所。 | |||||
七月,。沙鹿街司法保護會成立。 | |||||
己卯 | 二八 | 一九三九 | 昭和十四年 | 六月十六日,大甲、五福及大肚五個水利組合改組,成立大甲水利組合。 | |
庚辰 | 二九 | 一九四○ | 昭和十五年 | ||
辛巳 | 三○ | 一九四一 | 昭和十六年 | 四月,北勢坑分教場脫離沙鹿公學校,獨立設校。 | |
四月,公館分教場脫離沙鹿公學校,獨立設校。 | |||||
犁分里崇寧宮創建。 | |||||
壬午 | 三一 | 一九四二 | 昭和十七年 | 三月,行駛本鎮的豐原民營客運公司成立。 | |
大山嶽彥繼柴田清出任街長。 | |||||
癸未 | 三二 | 一九四三 | 昭和十八年 | 本鎮發生旱災。 | |
日人國分直一發現沙鹿史前遺址。 | |||||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沙鹿製糖所將工廠土地賣給花王有機株式會社,從事肥皂、香皂的製造。 | |||||
甲申 | 三三 | 一九四四 | 昭和十九年 | 沙鹿農業組合,沙鹿畜產組合併入沙鹿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改組成立沙鹿街農業會,時會員三千五百人。 | |
乙酉 | 三四 | 一九四五 | 昭和二十年 | 本鎮發生旱災。 | |
六月,總督府廢除保甲制度。 | |||||
八月,日本投降,臺灣光復。 | |||||
十一月,政府派任陳曾為鎮長,王雙為副鎮長。 | |||||
十二月十一日,政府公布「臺灣省政府組織規程」,據之重行畫分行政區域,原臺中州析分為臺中縣、臺中市及彰化市,臺中縣下共設十一區,本鎮所屬之大甲郡改稱大甲區。 | |||||
政府派王清水任沙鹿國校校長;吳文通任北勢國校校長;莊天賜任公館國校校長。 | |||||
鹿興福德祠創建。 | |||||
善興廟創建。 | |||||
丙戌 | 三五 | 一九四六 | 一月,本鎮依臺灣省各鄉鎮組織規程,沙鹿街易名為沙鹿鎮,成立沙鹿鎮公所,並將保甲改為里鄰。 | ||
二月,召開里民大會,並根據〈臺灣省個縣市村里長選舉辦法〉選舉第一屆里長、副里長;同時各里選舉鎮民代表一名。 | |||||
三月二十九日,第一屆鎮民代表會成立,選舉周長榮為代表會主席。 | |||||
四月,沙鹿街農業會改組為農會。 | |||||
四月,蔡鴻文,王毓麟就任縣參議員,陳曾為侯補縣參議員。 | |||||
十一月九日,鎮民代表選舉王清水為本鎮第一屆鎮長,十一月三十日,王鎮長宣誓就職。 | |||||
十一月二十三日,成立沙鹿鎮合作社 | |||||
本鎮發生旱災。 | |||||
改組為五福農田水利協會。 | |||||
丁亥 | 三六 | 一九四七 | 本鎮公所奉令改設民政、財政、經濟、文化四股,及總幹事一名 | ||
療寮福德祠創建。 | |||||
戊子 | 三七 | 一九四八 | 三月下旬,選舉第二屆鎮民代表,四月九日,第二屆鎮民代表會成立,推選陳堤為代表會主席。 | ||
十月底,鎮民代表選舉陳曾為本鎮第二屆鎮長,陳鎮長十一月十日,宣誓就職。 | |||||
五福農田水利協會改組為五福水利委員會。 | |||||
鹿峰里義聖宮建廟。 | |||||
碧蓮寺創建。 | |||||
護安宮創建。 | |||||
為辦理地方兵役事務,增設國民兵隊附。 | |||||
己丑 | 三八 | 一九四九 | 依據「臺灣省農會與合作社合併辦法及其實施大綱」,十一月十八日,成立台中縣沙鹿鎮農會。 | ||
李卿雲以勝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為基礎,成立臺灣紡織染整廠。 | |||||
八月二○日,本鎮衛生所成立。楊基實醫師任首任主任,林耀生擔任一般門診醫師,租用日新街店鋪為臨時辦公室及門診部。 郵電分辦,本鎮分設沙鹿郵局及沙鹿電信局。 |
|||||
庚寅 | 三九 | 一九五○ | 依〈臺灣省鄉鎮公所組織規程〉,本鎮公所裁股置課,分設民政、財政、建設、總務四課,並設戶籍室、國民兵隊及主計員,並廢副鎮長,由總幹事襄助處理鎮務。 | ||
八月,本鎮衛生所成立保健協會,民眾按月繳付會費,即可免費就診。 | |||||
十月三日,依新修訂之〈臺灣省鄉鎮轄市民代表會選舉罷免規程〉辦理第三屆鎮民代表選舉,並於十一月一日,成立第三屆鎮民代表會,推選陳清得為代表會主席。 | |||||
十月二十一日,行政區域調整,區署撤銷,本鎮隸屬臺中縣,鎮公所設於興仁里。 | |||||
本鎮舉行第三屆里長選舉,並依新頭〈臺灣省各縣市村里長選舉罷免規程〉規定,不採集會方式,改以公民於投票日前往指定之投票所投票。 | |||||
花王有機株式會社自臺灣工礦公司脫離,改為民營,並改名為天香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沙鹿油脂廠。 | |||||
辛卯 | 四○ | 一九五一 | 二月,李卿雲,紀金選就任第一屆縣議員。 | ||
二月,林耀生接任本鎮衛生所主任,並遷衛生所至中正街公會堂。十一月,再由黃萬福繼任主任。 | |||||
六月二十四日,依〈臺灣省鄉鎮區長選舉罷免規程〉舉行首屆民選鎮長投票,結果候選人得票均未超過投票總數之半數,七月一日,舉行第二次投票,陳曾當選為鎮長。 | |||||
十二月,蔡鴻文就任第一屆臨時省議員,此後連任臨時第二、第三屆,第一、二、三、四、五、六屆議員。 | |||||
長老教會賴鐵洋牧師本鎮覓地建堂失敗,但開始時常於本鎮開佈道會。 | |||||
壬辰 | 四一 | 一九五二 | 六月二十五日,沙鹿聖教會成立,由陳東洋牧師擔任首任傳道。 | ||
八月一日,沙鹿國校鹿峰分班創設,為本鎮鹿峰國小前身,縣府派遺蔣火柴負責校務。 | |||||
九月,舉辦本縣第二屆縣議員選舉。 | |||||
十一月十一日,本地士紳李卿雲發起籌設私校,為沙鹿高工前身。 | |||||
十二月二十一日,舉辦鎮民代表選舉。 | |||||
十二月,本鎮第二屆里長選舉,里長選舉辦法修訂,候選人毋須經過簽署推薦,並取消得票應超過投票總數之規定,改以得票數多者為當選。 | |||||
鎮民王聯錦、紀金選、洪斗捐資擴建朝興宮。 | |||||
沙鹿保健協會奉令停辦。 | |||||
癸巳 | 四二 | 一九五三 | 一月十六日,成立第四屆鎮民代表會,陳清得連任代表會主席。 | ||
二月,葉子城就任第二屆縣議員。 | |||||
七月,村里長任期改為三年。 | |||||
七月十一日,紀金選就任本鎮第二屆民選鎮長。 | |||||
十月三十一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中縣第三大隊第三中隊在沙鹿成立。 | |||||
十一月,李卿雲將私校校地、設備捐贈政府,設立臺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校。 | |||||
沙鹿國校鹿峰分班改稱沙鹿國校鹿峰分校。同時,蔡蛆、蔡德卿、蔡燦諒昆捐獻租得公地約五百坪,提供為建校用地。 | |||||
鄉鎮公所組織規程修訂,本鎮調整編制,裁撒總幹事及牛務課,改置秘書一人,並將戶籍室、國民兵部隊分別改為戶籍、兵役二課,增設人事管理員。 | |||||
本鎮衛生所開辦六歲以下幼兒卡介苗預防注射業務。 | |||||
蘇王爺廟改建。 | |||||
甲午 | 四三 | 一九五四 | 李卿雲就任第二屆臨時省議員,此後連任第三屆臨時省議員,第一、二、三、四屆省議員。 | ||
楊深波及其昆仲於本鎮北勢里創設味正食品工廠,以生產味精為主要產品,為今味丹企之前身。 | |||||
沙鹿國校鹿峰分校瓦頂土牆教室兩間完成,全校師生遷入,蔣火柴任首任分校主任。 | |||||
本鎮發生旱災。 | |||||
本鎮衛生所開進行國小學生砂眼防治工作。本年由柯墩傳接長主任。 | |||||
乙未 | 四四 | 一九五五 | 二月,葉子城、李成章、蔡守枝就任第三屆縣議員。 | ||
四月十七日,第五屆鎮民代表及里長選舉合併辦理。 | |||||
六月一日,成立第五屆鎮民代表會,推選周長榮為代表會主席。 | |||||
八月,公館國民學校劃出地屬清水鎮之學區,設立公館國民小學西勢分班。 | |||||
鎮民莊萬教倡議重建福利宮,九月動工。 | |||||
本鎮人口突破三萬人。 | |||||
臺灣第一士尺花生脫殼工廠改組為洽發製油廠股份有限公司, | |||||
並被指定為美援黃豆加工廠,成為第一家溶濟提油廠,首創的沙拉油生產工廠。 | |||||
本鎮衛生所開始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 |||||
黃看牧師又於本鎮覓地建堂,再度失敗。 | |||||
鹿寮聖王公壇改名護安壇。 | |||||
丙申 | 四五 | 一九五六 | 六月十七日,選舉紀金選為第七屆民選鎮長,紀鎮鎮長七月十一日宣誓就職。 | ||
臺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校改制為臺中縣立沙鹿工業職業學校。 | |||||
本鎮衛生所接受農復會美援,於文昌街二十號建造衛生所辦公廳舍及主任宿舍。本年由陳煥堂繼主任。 | |||||
丁酉 | 四六 | 一九五七 | 八月一日,鹿峰國校奉准獨立設校,首任校長廖伯卿。 | ||
臺灣紡織染整廠的產品開始外銷東南市場,為我國工業品外銷的先驅。 | |||||
本鎮衛生所開辦放性肺結核之登記及免費治療。 | |||||
一貫道基礎祖傳入本鎮。 | |||||
戊戌 | 四七 | 一九五八 | 二月,李成章、陳守枝、蔡永為、黃遍就任第二屆縣議員。 | ||
四月二十七日,舉行第二屆鎮民代表選舉,六月一日,成立第六屆鎮民代表會,推選陳清得為代表會主席。 | |||||
六月,佛陀寺創建。 | |||||
釋達教尼師購地創竹林寺。 | |||||
王再碧主持建保寧宮。 | |||||
己亥 | 四八 | 一九五九 | 四月一日,沙鹿國校舉辦五十周年校慶。 | ||
八月七日,大水災,雨量一天超過五百公釐。本鎮一人重傷,房屋全倒九一戶,半倒一九五戶,災民達二○七四人。 | |||||
十二月十三日,選舉李子駸為第四屆鎮長。 | |||||
依十月條訂的〈臺灣省各鄉鎮轄市民代表會組織章程〉增設副主席之規定,十二月二十五日,補選何清居為副主席。 | |||||
臺灣省政府修訂地方自治綱要,村里長任期改為四年,本鎮由民國五十年第七屆起每隔四年定期舉行選舉。 | |||||
公館被選為空軍基地,居民遷居至今清泉、公明二里及西勢寮等地。 | |||||
護安壇更名護安宮。 | |||||
庚子 | 四九 | 一九六○ | 一月一日,李子駸宣誓就任鎮長。 | ||
五月,清水教會議決設立沙鹿佈道所稟請傳道部。六月五日,於四平路租屋,開始進行兒童佈道和社區活動。 | |||||
七月三十一日,雪莉颱風過境,本鎮一人重傷,房屋全倒四一戶,半倒一二九戶。 | |||||
並被指定為美援黃豆加工廠,成為第一家溶濟提油廠,首創的沙拉油生產工廠。 | |||||
本鎮衛生所開始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 |||||
黃看牧師又於本鎮覓地建堂,再度失敗。 | |||||
鹿寮聖王公壇改名護安壇。 | |||||
丙申 | 四五 | 一九五六 | 六月十七日,選舉紀金選為第七屆民選鎮長,紀鎮鎮長七月十一日宣誓就職。 | ||
臺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校改制為臺中縣立沙鹿工業職業學校。 | |||||
本鎮衛生所接受農復會美援,於文昌街二十號建造衛生所辦公廳舍及主任宿舍。本年由陳煥堂繼主任。 | |||||
丁酉 | 四六 | 一九五七 | 八月一日,鹿峰國校奉准獨立設校,首任校長廖伯卿。 | ||
臺灣紡織染整廠的產品開始外銷東南市場,為我國工業品外銷的先驅。 | |||||
本鎮衛生所開辦放性肺結核之登記及免費治療。 | |||||
一貫道基礎祖傳入本鎮。 | |||||
戊戌 | 四七 | 一九五八 | 二月,李成章、陳守枝、蔡永為、黃遍就任第二屆縣議員。 | ||
四月二十七日,舉行第二屆鎮民代表選舉,六月一日,成立第六屆鎮民代表會,推選陳清得為代表會主席。 | |||||
六月,佛陀寺創建。 | |||||
釋達教尼師購地創竹林寺。 | |||||
王再碧主持建保寧宮。 | |||||
己亥 | 四八 | 一九五九 | 四月一日,沙鹿國校舉辦五十周年校慶。 | ||
八月七日,大水災,雨量一天超過五百公釐。本鎮一人重傷,房屋全倒九一戶,半倒一九五戶,災民達二○七四人。 | |||||
十二月十三日,選舉李子駸為第四屆鎮長。 | |||||
依十月條訂的〈臺灣省各鄉鎮轄市民代表會組織章程〉增設副主席之規定,十二月二十五日,補選何清居為副主席。 | |||||
臺灣省政府修訂地方自治綱要,村里長任期改為四年,本鎮由民國五十年第七屆起每隔四年定期舉行選舉。 | |||||
公館被選為空軍基地,居民遷居至今清泉、公明二里及西勢寮等地。 | |||||
護安壇更名護安宮。 | |||||
庚子 | 四九 | 一九六○ | 一月一日,李子駸宣誓就任鎮長。 | ||
五月,清水教會議決設立沙鹿佈道所稟請傳道部。六月五日,於四平路租屋,開始進行兒童佈道和社區活動。 | |||||
七月三十一日,雪莉颱風過境,本鎮一人重傷,房屋全倒四一戶,半倒一二九戶。 | |||||
七月,配合政府陽明山計畫,公館地區居民大量外遷,公館國校因應實況,遷校至現址。 | |||||
九月,竹林國校脫離沙鹿國校獨立設校。 | |||||
公館國校於公明里設二班分班。 | |||||
本鎮衛生所開辦新生兒一律注射卡介苗業務。 | |||||
天主教於本鎮建立天主堂。 | |||||
為配合清泉岡擴建計畫,公明里保安宮遷於今址。 | |||||
辛丑 | 五○ | 一九六一 | 二月,蔡永為、黃遍、陳應春就任第五屆縣議員。 | ||
四月二日,舉辦第七屆鎮民代表,依新訂的法規,劃分本鎮為八個選區,選舉十五名鎮民代表。 | |||||
四月六日,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沙鹿教會正式成立,由黃思明牧師擔任首任主教。 | |||||
六月一日成立第七屆鎮民代表會,推選陳炳為代表會主席,陳永居為副主席。 | |||||
七月,本鎮衛生所改隸鎮公所管轄。本年並開始對國小學生進行糞便寄生蟲檢查。 | |||||
八月,臺中縣沙鹿初級中學設立,張宗林出任首任校長,為本鎮沙鹿國民中學前身。 | |||||
南勢里慶安宮再度改建。 | |||||
壬寅 | 五一 | 一九六一 | 味正食品工廠辦理公司登記,全名為味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天元齋堂籌備畫改為為天元禪寺,後於民國五十三年開工,五十四年完竣。 | |||||
六月,施謙信傳道接任本鎮長老教會傳道工作,並開始購地建堂。 | |||||
洪斗整建玉皇殿,因經費拮据而止。 | |||||
癸卯 | 五二 | 一九六三 | 二月,沙鹿國校斗抵分校設立,為文光國校前身;旋於八月十五日,斗抵分校奉臺中縣府令核准脫離沙鹿國校,獨立設校,訂名文光國校,李樹勳為首任校長。 | ||
九月十一日,葛樂禮颱風來襲,本鎮房屋全倒一戶,半倒二十四戶。 | |||||
竹林里保安宮創建。 | |||||
清泉里保安宮創建。 | |||||
水安宮擴建。 | |||||
基督教神召會沙鹿福音堂成立,由孟證義牧師主持。 | |||||
甲辰 | 五三 | 一九六四 | 一月二十六日,李子駸當選連任第五屆鎮長,三月一日,宣誓就任。 | ||
一月,北勢國校設備福分校,以王振勝分校主任。 | |||||
二月,蔡永為、黃遍、李蘇秀美就任第六屆縣議員。 | |||||
五月十七日,舉辦第八屆鎮民代表選舉,六月一日,成立第八屆鎮民代表會,陳炳南連任代表會主席,推選蔡朝隆為副主席。 | |||||
八月,公館國校於公明里設立公明分校,朱河清任分校主任(五十四年到職)。 | |||||
本鎮衛生所開始全面推行家庭計畫,宣導生育三個子女的家庭。 | |||||
海線竹南彰化段,包括本鎮路段在內,開始使用中央控制行車號誌。 | |||||
乙巳 | 五四 | 一九六五 | 十一月一日,公館里改名清泉里。 | ||
洽發製油廠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洽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由洪炳煌出任總經理,登記「福壽牌」為商標。 | |||||
丙午 | 五五 | 一九六六 | 一月,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中縣第三大隊第三中隊易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中縣團務指導委員會沙鹿青年輔導會。 | ||
臺中縣立沙鹿工業職業學校改制升級為省立沙鹿工業職業學校。 | |||||
本鎮衛生所開始使用沙賓小兒麻痺口服疫苗。並雇用防癆保健員負責放痰、查痰、發藥及肺結核病人管理。 | |||||
蔡粉盧文岩創建。 | |||||
福安宮創建。 | |||||
丁未 | 五六 | 一九六七 | 二月,沙鹿火車站由木造建築,改為鋼筋混凝土建築。五月七日,私立弘光醫事護理專科破土興建;七月十二日,奉教育部令核准立案;十月十二日,舉行創校典禮,並以該日為校慶日。 | ||
蔡阮協倡建善德寺。 | |||||
福興宮重建。 | |||||
戊申 | 五七 | 一九六八 | 二月,黃遍、翁二姓就任第七屆縣議員。 | ||
紀樹根當選第六屆鎮長,三月一日宣誓就職。 | |||||
五月十九日,舉辦第九屆鎮民代表選舉,六月一日,成立第九鎮民代表會,推選許資鏕為主席,何筆成為副主席。 | |||||
五月十六日,沙鹿教會聖殿落成。 | |||||
政府延長國民教育九年,八月,臺中縣沙鹿初級中學奉令改制為臺中縣立沙鹿國民中學,各國民學校亦改制為國民小學。 | |||||
公館國小公明分校奉准獨立為公明國民小學,鄒文慶任首任校長。 | |||||
本鎮衛生所開辦滿十五個月之幼兒注射日本腦炎及麻疹疫苗業務。李瑞增繼任為主任。 | |||||
許資鏕繼續整建玉皇殿,次年興工。 | |||||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中縣團務指導委員會沙鹿青年輔導會改名為沙鹿團務委員會。 | |||||
陳天詮、蔡西川首改建西勢里慶安宮。 | |||||
己酉 | 五八 | 一九六九 | 六月,為配合戶警合一實施方案,本鎮公所廢戶籍課,改設戶政事務所,隸屬縣警察局。 | ||
八月,省立沙鹿工業職業學校附設補校成立。十月,試辦建教合作實驗班,為全省首創。 | |||||
十一月,沙鹿國小舉辦六十周年校慶。 | |||||
玄聖宮建廟。 | |||||
田尾福德祠創建。 | |||||
庚戌 | 五九 | 一九七○ | 本鎮人口突破四萬人。 | ||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味丹工股份有限公司。 | |||||
省立沙鹿工業職業學校制為省立沙鹿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
本鎮衛生所將保險套納入家庭計畫推廣項目。 | |||||
辛亥 | 六○ | 一九七一 | 本鎮公所主計單位改置室。 | ||
遷善社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成立。 | |||||
永天宮改建。 | |||||
福利宮再度重新改建。 | |||||
壬子 | 六一 | 一九七二 | 元月,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實施「臺中港都市發展計畫」,開始拓寬臺十二號公路(臺中港特二號道路)。 | ||
六月,蔡鴻文獲推選為省議會副議長。 | |||||
玉皇宮重建落成。 | |||||
朝興宮重修。 | |||||
何傳坤挖掘沙鹿史前遺址,並發現竹林里遺址。 | |||||
味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癸丑 | 六二 | 一九七三 | 四月,紀樹根連任本鎮第七屆鎮長。 | ||
五月,翁二姓、蕭進堂、陳瑞南、陳明地就任第二屆縣議員。 | |||||
八月,臺中縣立沙鹿國民中學成立沙鹿國中附設補習學校。 | |||||
十月六日,舉辦第十屆鎮民代表選舉,十一月一日,成立第十屆鎮民代長會,許資鏕連任代表會主席,推選蔡朝隆為副主席。 | |||||
十二月二十日,李子駸就任第五屆省議員。 | |||||
本鎮衛生所開始將婦女輸卵結紮納入家庭計畫推擴項目。 | |||||
陳陳武雄、陳新鹿倡議擴建蘇王爺廟。 | |||||
本鎮農民開始引進鹿飼養營利。 | |||||
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生產速食麵。 | |||||
甲寅 | 六三 | 一九七四 | 四月,本鎮名人李卿雲創立巨業交通公司。 | ||
八月一日,鹿峰國民小學奉准附設幼稚園一班。 | |||||
本鎮衛生所再改隸縣政府管轄。 | |||||
沙轆平埔族中棲路同興宮祖廟,因中港路拓寬,遷建中山路現址。 | |||||
竹林寺施工歷十七年完竣。 | |||||
乙卯 | 六四 | 一九七五 | 元月,依據臺灣省農田水利會實施要點規定,合併豐榮、大甲、后里及苑里水利會,成立臺中農田水利會,本鎮屬大甲農田水利組合。 | ||
元月二十五日,本鎮衛生所由林瑞瑤接長主任。 | |||||
八月,巨業交通公司向臺中縣政府申請延長五路、十七路、二十路、二十二路、二十三路、二十四路等六條路線。 | |||||
天香化工結整營業,引起勞資糾紛。 | |||||
紫浩宮改建。 | |||||
沙鹿鎮攤販協會成立。 | |||||
丙辰 | 六五 | 一九七六 | 三月六日,沙鹿國際青商會成立。 | ||
五月,本鎮居民蘇連川與臺中縣其他道教信眾十五人籌組中華民國道教會臺灣省臺中縣支會,次年獲正式該准,開始於本鎮積極推廣導教。 | |||||
六月,竹南彰化海線鐵路進行電氣化工程。 | |||||
沙鹿電信局於成功東路動工興建電信機房大樓。 | |||||
本鎮農民普遍使用刈稻機。 | |||||
蘇王爺廟再度擴建。 | |||||
丁巳 | 六六 | 一九七七 | 十二月二十日,李卿雲,洪振宗就任第六屆省議員。 | ||
十二月三十日,許金城就任本鎮第八屆鎮長。 | |||||
公明國小奉准成立啟智班。 | |||||
青山宮破損,鄭益、陳陣、陳旋一、洪來發等倡議重建。 | |||||
義聖宮重建。 | |||||
戊午 | 六七 | 一九七八 | 三月三十一日,本鎮鄰里調整,東勢里併入北勢里,三鹿里併入埔子里。 | ||
六月十七日,舉行第十一屆鎮民代表選舉,八月一日,成立第十一鎮民代表會,許資鏕再度蟬連代表會主席,推選呂江南為副主席。 | |||||
七月,臺中港特二號道路拓寬完成。 | |||||
本鎮人口突破五萬人。 | |||||
天香化將原廠及土地出售給洪家,成立洽發實業,從事飼料生產。 | |||||
本鎮清潔隊成立。 | |||||
七賢慈惠堂創建。 | |||||
遷善社祠堂因臺中港特二道路開拓,遷移至洛泉里新生街現址。 | |||||
沙鹿聖教會開始動工建堂,明年二月落成。 | |||||
己未 | 六八 | 一九七九 | 九月,新建沙鹿市場動工,十一月舊沙鹿市場封閉。 | ||
十月三十日,本鎮成立臺中縣勵學會。 | |||||
本鎮衛生所實施肺結核防治免費治療,並採用短程療法。本年由吳修勤繼任主任。 | |||||
陳敏雄籌資修建青山宮。 | |||||
祿清宮創建。 | |||||
庚申 | 六九 | 一九八○ | 洽發實業於沙田路設立綜合飼料總廠。 | ||
省立沙鹿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附設備補校正名為附設高級工業職業修補習學校。 | |||||
本鎮電信局機房大樓正式起用。 | |||||
鎮公所設沙鹿活動中心於沙鹿國小內。 | |||||
陳敏政、陳區倡首重建護安宮。 | |||||
浩安宮建廟,次年完工。 | |||||
辛酉 | 七○ | 一九八一 | 六月,新建沙鹿市場完工。 | ||
十二月,洪振宗、李子駸就任第七屆省議員。 | |||||
本省天花絕跡,本鎮衛生所停辦該項預防注射。七月,獲上級核撥專款一六二萬改建新辦公廳舍。並增編稽查員負責食品衛生及醫藥政管理。 | |||||
道教信眾蘇昆記等擴建七賢慈惠堂。 | |||||
浩安宮創建。 | |||||
鹿峰福德祠創建。 | |||||
壬戌 | 七一 | 一九八二 | 三月一日,陳明地就任本鎮第九屆鎮長,李忠和、紀蔡月仙就任第十屆縣議員。 | ||
八月一日,成立第十二屆縣民代表會,推選呂江南為代表會主席,吳文卿為副主席。 | |||||
永安宮修竣。 | |||||
真耶穌教會沙鹿教會成立,林忠實任首任負責人。 | |||||
癸亥 | 七二 | 一九八三 | 二月,沙鹿國中附設補校校會成立。 | ||
八月,省立沙鹿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奉准試辦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計有紡織、西服、製鞋三科。 | |||||
本鎮人口突破六萬人。 | |||||
本鎮衛生所增辦國小一年級學生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 |||||
保寧宮擴建。 | |||||
張慶堂倡議重建崇寧宮。 | |||||
本鎮公所增設農業課,人事單位改置室。 | |||||
玄聖宮擴建。 | |||||
安利福德祠創建。 | |||||
竹林里萬聖紫竹寺創建。 | |||||
甲子 | 七三 | 一九八四 | 保安宮建完工。 | ||
本鎮衛生所開始對B型肝火高危險群母親所生之嬰兒,注射B型肝炎疫苗。 | |||||
巡安宮創建。 | |||||
黃萬芳、王文英捐資建紫雲宮。 | |||||
乙丑 | 七四 | 一九八五 | 十二月,李子駸就任第八屆省議員。 | ||
本鎮衛生所根據新通過的〈優生保健法〉積極推廣優生常識。 | |||||
並推展AIDS防治工作。 | |||||
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食料廠。 | |||||
洽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公明國小附設幼稚園成立。 | |||||
丙寅 | 七五 | 一九八六 | 三月,陳明地連任本鎮第十屆鎮夷。紀蔡月仙、吳文卿、陳敏政就任第十一屆縣議員。 | ||
六月,本鎮衛生所開辦國小學生腸內寄生屬防治工作。七月,新生兒全面注射B型肝炎疫苗。 | |||||
八月一日,成立第十三屆鎮民代表會,呂江南連任代表會主席,推選呂椸文為副主席。 | |||||
臺中縣立沙鹿國民中學舉辦二十五週年校慶活動。 | |||||
私立弘光醫事護理專科學校與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杜貝克大學簽約為姐妹學校;與威斯理揚大學、渥太華大學締約從事學術交流。 | |||||
省立沙鹿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參加中小學校科學創作競賽,獲高級類工科第一名。 | |||||
本鎮圖書館成立。 | |||||
丁卯 | 七六 | 一九八七 | 六月二十一日,公館國小舉辦六十周年校慶活動。 | ||
八月五日,私立弘光醫事護理專科學校創辦人兼首任校長王毓麟博士病逝,由其哲嗣王乃弘博士繼任校長。 | |||||
秋季,私立靜宜女子文理學院遷至本鎮中棲路二號。 | |||||
戊辰 | 七七 | 一九八八 | 深波圖書館開工。 | ||
己巳 | 七八 | 一九八九 | 三月,紀蔡月仙、吳欽賜、吳文卿、就任第十二屆縣議員。 | ||
七月一日,私立靜宜女子文理學院升格改名為私立靜宜女子大學。 | |||||
八月十日,臺中縣立北勢國民中學奉臺灣省政府核准成立,楊聰明任首任校長。 | |||||
十月一日,黃紀文接長本鎮衛生所主任。 | |||||
十一月,臺中縣立北勢國民中學第一期校舍工程發包興建。 | |||||
庚午 | 七九 | 一九九○ | 三月一日,陳孟霖就任本鎮第十一屆鎮長。 | ||
二月二十日,深波圖書館落成啟用。 | |||||
八月一日,成立第十四屆鎮民代表會,推選童培根為主席,顏炎成為副主席。 | |||||
北勢國校福興分校裁撤。 | |||||
十月二十五日,臺中縣立北勢國民中學第一期校舍工程完成,十一月一日,全校師生遷入新校舍。 | |||||
本鎮衛生所開辦注射麻疹、德國麻疹及腮腺炎三種混合疫苗。 | |||||
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成為本鎮第一家上市股票。 | |||||
省立沙鹿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奉准試辦建教訓練合作實驗班,且奉令承辦省高職校長會議。 | |||||
辛未 | 八○ | 一九九一 | 四月,本鎮衛生所開辦綜合基層衛生保健服務。六月,公明衛生室成立,派駐護理人員,為公明、清泉、西勢三里居民服務。本年起並辦理慢性病門診及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家庭計畫門診。 | ||
十月十一日,臺中港中區扶輪社成立。 | |||||
林訓富當選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 | |||||
省立沙鹿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承辦全國教延班技能檢定。 | |||||
壬申 | 八一 | 一九九二 | 六月一日,興仁里析分為興仁、興安二里。 | ||
張文儀就任第二屆立法委員。 | |||||
人事室副主任劃出人室皺,另成立政風室。 | |||||
私立靜宜女子大學,改制為私立靜宜大學男女兼收。 | |||||
省立沙鹿高級工業學校承辦全國教延班技能檢定。 | |||||
本鎮人口六九、九二二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一、七二七點八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