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百年來,大肚山台地都是一片荒山礫石地,人煙稀少,約在四千五百年前,本區已有人煙活動。不過,那是根據「考古資料」說的,並沒有文字的記載。沙鹿,這個台灣中西部海岸平原上的小鎮,臺語叫做「Soa-lak」。
■ 約在西元一六五0年。荷蘭人、西班牙人佔領台灣時,便開始著手進行全台島民調查,當時沙鹿稱為「沙轆社」,共有三十餘戶,是平埔族中的大村落,文獻指出這個族群名為Papora(巴布拉族)。他們的生活以狩獵捕鹿為主,並從事簡單的耕作,種植芋頭、甘藷、玉米等作物。
■ 居住於沙轆社的平埔族原住民,對於本地的拓殖、開墾有相當的貢獻。 他們居住在大甲溪以南、大肚溪以北的地區,分為四個聚落,最北的一個是「Gomach」,而「Salach」位於「Gomach」南邊的大肚台地西麓,這是此地最早的文獻記錄。
■ 鄭氏時期以後,漢民族陸續來台開墾大肚山鹿寮山麓,早期山鹿多,漢人來到此地捕捉山鹿,搭建簡單的寮舍,以供休息暫歇或存放獵物。後來漸漸形成村落,此地就叫做鹿寮。鹿寮漸漸繁榮後,有「九萬十八千」的美譽,當時鹿寮地區居民生活富裕,家財上萬元的有九戶,千元以上的有十八戶。
■ 當時並將「Salach」譯為「沙轆社」、「Gomach」譯為「牛罵社」。 清雍正年間清總兵藍延珍到中部屯兵開墾,屯兵與平埔族常常發生土地糾紛,在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發生嚴重爭執,此時「大甲西社」作亂,沙轆社也參與圍攻彰化縣城,歷經四個多月的戰亂,為清總兵王郡平定,沙轆社被清政府改稱「遷善社」。當時沙轆有南北遷善社,約有百戶人口,其出入口地方稱「社口」。
■ 清乾隆初期,客家人吳瓊華入墾沙轆。為處理開墾戶的事情而建的寮舍,稱為「公館」﹔沙轆在乾隆年間有同安縣的蔡姓,安西縣的王姓,南安縣的李姓及晉江縣的蕭姓等家族,陸續到本地拓墾,「沙轆新庄」漸漸形成。至嘉慶年間沙轆已發展為南北交通必經之地。設有塘兵房三間,駐防守兵十五名,道光、咸豐年間,晉江縣的顏等姓家族、安溪的白姓家族,不斷的拓墾,平埔族則遷往埔里,少數遷到「噶瑪蘭」(現今宜蘭)。
■ 十八世紀末葉,「沙轆街」、「牛罵街」的名稱,已寫入地方志書。所謂的「街」,是指人煙稠密的街巿,住民多以商業為生,是一地方交通產業之中心,與住民從事耕稼、伐木、捕魚的「庄」及原住民聚落的「社」,有很明顯的區別。
■ 「沙轆」沿用三百餘年,到日治時期大正九年,日本政府把「沙轆街」、「牛罵街」因名稱不雅而改為今日優雅的「沙鹿」、「清水」,但沙鹿的臺語音和荷蘭人記載原住民平埔族的發音「Salach」仍相去不遠。
■ 昭和十二年,「沙鹿庄」改為「沙鹿街」,二戰後沙鹿街改為「沙鹿鎮」。沙鹿歷經先民的墾荒經營建設,已成為海線的重鎮。
■民國99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原臺中縣沙鹿鎮改制為臺中市沙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