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便民服務 > 沙鹿鎮志 > 民俗篇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婚喪禮俗(上)

第三章 婚喪禮俗(上)

第一節 婚姻禮俗

   婚姻係男女依照社會風俗或法律的規定所建立的夫婦關係,也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制度。婚禮便是夫婦關係成立的必要儀式,這是人生過程中重要的生命禮儀之一。本鎮居民泰半來自泉州,早期婚禮大體沿習閩南。近年來,儀式中摻入部份不屬於傳統婚禮的內容,因此逐漸形成一種新、舊雜陳的儀式,這種現象可說是與社會的變遷有關,一是婚禮中當事人的地位較以往重要,以往由主婚人出面的訂婚、結婚、宴客儀式,如今皆必須新郎、新娘出席;一為儀節有日趨簡化的現象。

   本鎮往昔社會風氣較為封閉,自由戀愛風氣未開,婚姻全視媒人奔走撮合,當事人大多無法表達其個人的意願,而由父母全權處理,如今卻視之為忽視當事人的自由意願;然其議婚過程之慎重,自有其莊嚴之一面。目前的現代社會,年輕人講求自由戀愛,當事人大多自行尋覓配偶,然婚禮仍保留諸多舊俗,蓋傳統習俗終不能一旦而廢之。

   往昔,女子除家人與親戚外,難有機會與外人接觸,更遑論結交男友。男子亦恪於社會禮俗,未敢隨意與女子交往,故惟有借助第三者之力,以達成其姻緣。作媒之人,女稱媒婆,男為媒公,多為熱心地方,熟習當地之人。在同姓不婚原則下,為當事人尋求門當戶對之對象。

   「媒人」一詞,顧名思義為媒介之人,在男女兩家互相不明對方狀況時,進行溝通,其原則自為樂見其成。大抵男方欲了解女子之容貌如何、年紀大小、品德良否、高矮胖瘦、女紅如何、有無妝奩、所要求之聘金及禮物﹝盤擔﹞若干等等;女方則打聽男子之排行順序、財富若干、田園幾甲、房子好壞、身體健康與否、高矮胖瘦如何、人才如何、家世門風如何、營何事業等。雙方條件既略有所合,又恐媒人之言不全可信,男方往往命其子藉故前去探看,而女家則令女入屋躲避,故早期往往至婚時方得一睹廬山真面目,洵非虛言。其實整個議婚過程僅在確定對方並無身體缺陷,以免造成遺憾。

   誠若雙方同意進行婚事,女方家長即製成「婚仔單」一紙,為八寸長、一寸寬之紅紙,上書明女子之八字﹝生年月日時﹞,例如:「坤造乙丑年二月初三酉時生」等,擇吉日交媒人送交男方主婚人。婚單實際上往往並非全是事實,蓋有些女子生辰所屬命格不佳,如命帶剪鉸刀平﹝剋夫﹞或鐵掃帚﹝破家﹞等者,父母則央請算命先生為其女改之,如改為相夫教子、添丁發財等命,故俗云「女子之命,皆由算命桌仔」,即由此也。據云今日仍有這種情形發生。

   男方收到婚單後,置於神案之上,焚香禱告神明、祖先等,而後等待三日。三日之中,倘有不慎踏斃小雞,或打碎碗盤等事,則以為祖先示警,表示此門婚姻不吉,不得進行,當即將婚仔單交媒人送還女方,婚事作罷。如若三日之中平安無事,且兩人八字無不合者,則認為此門親事吉利,可以進行,於是請擇日師看妥吉日下聘﹝俗稱看定或過定﹞:

   這個議婚過程隱約與古之六禮合。六禮者: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也。文定﹝今日訂婚﹞之禮,至為慎重。看妥日子之後,當日男方六人﹝需湊滿六人,中國人以六為吉利數字﹞帶回聘禮前往女家下聘,聘禮大約包括:

﹝一﹞大餅:為直徑約一尺、邊緣厚高、餅身薄、圓形白色之酥餅。舊式餅無餡,只以麻仁、麥芽膏、砂糖、麵粉製成烤乾,餅面中央有桃紅水紅點,置於最上者稱「餅頭」,桃紅水或朱膏水寫「二姓合婚,百子千孫」八字。所需數目依媒人說合時之約定數目,或一二○個、或一六○個、或二二○個不等,置於有耳、有蓋、外塗桐油之竹製大籃﹝大籃﹞中挑往女家。今日則餅亦有採較小型或有餡者,亦有採西式點心禮盒者,數量則雙方商定。

﹝二﹞檳榔:依大餅之數,約為餅之二至三倍,以便女家分贈親朋好友。早期檳榔為極重要之物,必不可缺,今日則已少有人用。

﹝三﹞冰糖:俗稱糖霜,一大盒,數量不拘。

﹝四﹞冬瓜料:冬瓜條,或稱冬瓜糖,一大盒,數量不拘。

﹝五﹞禮燭:大條紅蠟燭,兩盒,其中一盒交男方攜回。

﹝六﹞聘金:需現款,依當初媒人言定之數。聘金應以紅紙四方包妥,不得對角包摺。今日訂婚時之聘金往往已成為儀式而已,即由雙方說定,女方或不收,於行聘後由男方攜回,僅以示意誠而已。若收聘金,則往往將聘金分包二疊,一多一少,曰大聘﹝定﹞、小聘﹝定﹞,女家僅取其中較少之小聘,大聘﹝定﹞則由男方攜回。現代社會男女平等,於雙方父母之照顧亦相等,索聘金已失其原有意義,往往或引起兩家之不和,甚或影響當事人日後家庭生活之和諧,今日女方大多不收取聘金。

﹝七﹞戒指:往昔,訂婚時需備二枚,一金一銅,銅或意謂日後得同心協力也。戒指由主婚人帶於懷中,俟送定時掛用。二枚戒指需以紅絲線綁住,訂婚時同時套上,象徵二人同心協力。

   男家在下聘時,通常在上午十一時以前應抵女家,到達時女方男人出迎,收下禮物,暫置家中,邀男方行聘人於廳堂兩旁依序坐定,略事寒暄,即由媒人陪同女方當事人捧荼盤,盤中置甜荼﹝冰糖煮茶﹞,以男方主婚人為首,依序奉茶,行聘人一面喝茶,一面藉機觀察其容貌、高矮、肥瘦是否合適。奉茶之後,女子即回房,稍等再與媒人捧空盤出來,依序收回空杯。行聘諸言將事先備妥之紅包置於杯中,做為見面禮,俗稱壓茶。其數量未有一定,視男家出手而定。收回茶杯後,即回房休息。此時女方家長即詢問男方是否中意其女,男方自然曰諾;男方再問女方願否下嫁,女方主婚人亦諾,蓋相互表明意願而已。既而媒人出面,請舉行文定儀式。於是媒人再陪準新娘出,男主婚人由懷中取出戒指,伸手牽住女子之手檢其掌紋,蓋恐其有斷掌﹝傳統迷信女子斷掌為剋夫之像﹞也。檢視無誤,即將二枚戒指掛於準新娘之右手無名指中,此門親事就此確定。今日則多由準新郎為準新娘戴戒指。

   女方將聘禮排列神桌上,祭告祖先。而後開筵席。席畢,男方將所備妥之紅包:包括壓桌禮﹝女方所辦宴席之相當代價﹞、總舖禮﹝廚師工資﹞、捧菜禮﹝上菜人之謝禮﹞、面水禮﹝送毛巾等謝禮﹞、挽面禮﹝文定前替新娘修面之謝禮﹞等一齊送交女方。今日壓桌禮仍有,餘則多已免除。宴畢之後,女方將大餅餅頭﹝共十二個﹞及檳榔、冰糖、冬瓜條各若干,信香、禮燭各一盒,連同事先備妥之芋苗、蓮蕉苗各二株﹝以紅紙捲莖﹞、火炭、線條﹝繫紅紙﹞等交男方置於籃中攜回。因此兩種植物繁殖力強,含有祝福後嗣繁衍之意也。男方悄悄收拾妥當,即打道回府,依俗兩家當時不再寒喧交談,今日仍如此。

   女方收聘之後,將大餅、檳榔等分贈親友,女子出閣日定後,親友紛紛送禮,為之「添妝」﹝或稱燦妝﹞,所送物品或為金錢,或為日用品,視其親疏及財力而定。對曾送禮者,於女子出嫁之日均邀來觀禮,事後即備喜宴請之。回門宴客絕少大宴賓客,僅為至親好友數人而已。

   文定後,雙方開始準備嫁娶事宜,女方準備妝奩,男方請擇日師擇定完婚之吉日良辰,擇定之後,將「日單」及「米香」﹝爆米花﹞二十四﹝或三十六、四十八﹞包交媒人送予女方﹝今日多為十二條﹞。女方接單後,另請擇日師復核,日如不合,則改定後再交媒人送回男方,男女再核,如此再三,直至雙方皆同意於止。

   往昔嫁娶當日,男方備轎二頂﹝竹、籐編之二人肩扛藍色小轎﹞,一為新娘乘用,一供媒人乘用,轎前各懸紅采。依俗新郎並不前去,而選派年輕男子二人為駕﹝代表迎親者﹞,各攜籃,中有大小爆竹,沿途燃放開道。另備紅包若干,包括開剪禮、挽面禮、點燭禮、總舖禮、面水禮及壓桌禮等。送聘禮係用「殼」﹝閩南音,或稱春,木製長方型扁箱,無蓋﹞裝盤擔禮品,數為十二、十六或二十四,視禮品多寡而定,通常禮品有生豬平﹝掛豬﹞、熟牲醴、洗手雞﹝酒一瓶、活雞一隻﹞、大餅、檳榔、冰糖、米酒、筋參燕﹝蹄筋、海參、燕菜﹞三木盤、禮香、禮燭、福圓﹝桂圓﹞、圓仔粿﹝轎斗圓﹞、黑糖、大小鞭炮等,僱用扛夫以竹槓扛往。待時刻至,媒人轎在前,新娘轎﹝中置轎斗圓、圓仔粿﹞在後,後為扛夫,向女家進發,沿途燃放鞭炮。女家聞聲出迎,點收禮品搬入,於另室開席招待接駕之人,飲宴期間迎娶人須燃放三次炮竹,以為接駕信號。女家於另室請轎夫、扛夫吃湯圓。廳內則擺「姊妹桌」,由父母兄弟姊妹共請新娘吃「姊妹飯」,以為送別,通常父母心中傷別,不與之共桌。食罷,新娘向祖先、神明焚春禱告,拜辭父母之後上轎。今俗以汽車代轎,而由新郎及伴郎二人前往迎娶,車數不定,新娘車中亦置「轎斗圓」。抵女家後,女家以甜菜、蛋花湯等招待,而不宴請午餐。

   往昔,新娘轎後懸一篩子﹝米苔﹞,上繪紅色八卦,並書二姓合婚,百子千孫」八字。轎前右方縛一小竹連葉枝﹝帶尾﹞,竹上掛生豬肉一塊。今日雖無轎,此二物依舊分別綁於車後及右側。新娘坐於轎中,身著浮貢裘﹝寬袖過膝紫色長袍﹞,烏巾覆頭,下著百摺紅羅裙,粉紅色緞鞋,手執白色紙摺扇。新娘入轎時,轎夫先說吉祥話,男方將紅包交女方,放起連炮,駕在前,次為新娘轎、媒人轎、扛夫、扛木器夫、挑紅布袋燈殿後。新娘出宅外時將摺扇拋出,由家人拾回,意自此隨夫,恪守婦道也。亦有女父於迎親隊伍開拔時,潑水於門外,意為女既出嫁,如水既潑,再不回頭。冀其相夫教子,善為人婦。今日依舊有拋扇之俗,且往往由一小男孩拾回。

   隊伍抵男家後,先停轎門口以待出轎良時。媒人先行出轎,將陪嫁金飾交男方主婚人,扛夫則將妝奩依清單一一點交清楚,搬入屋內。時辰既至,廳內燃起大紅燭,正面懸有母舅所贈之紅布金字對聯,兩旁則綴喜幛,廳門口掛紅采。吉時至,炮聲起,媒人立於門內,孩童手捧茶盤,中置糖果,請新娘出轎。轎夫掀起轎簾時,說吉祥話,如「轎門一下開,金銀滿大堆」等;小童進茶盤,新娘隨手賞紅包與轎夫及孩童,由「好命婆」﹝夫妻同堂、子孫皆在、多福多壽之婦人﹞扶其出轎,同時「好命公」雙手持米篩舉於新娘之頂隨行,至神案前方撤去。好命婆將新娘新郎扶正,雙雙依序向神明、祖先上香,而後雙雙牽手,於好命婆陪同下入洞房。此時外頭鞭炮大作,迎娶完成。依俗,當日於新娘上、下轎﹝車﹞及進房時,雙方父母須迴避,今仍有此禁。下車頂篩之舉,則多已廢。

   入洞房後,媒人、好命婆退出,新郎掀開新娘頭蓋,一睹其秀麗面目。而後新娘卸下羅裙,換上新衣,重整雲鬢,休息以待。當時屋前之埕已搭好臨時紅壇,掛起紅采,場外排二列土埆塊為臨時爐灶,各項菜又有置於其上保溫,開筵之時,以大碗盛出上菜。菜料多而量豐,舊俗一般每桌以十六道大菜、二道點心為譜,亦有多至二十四、三十六道菜者。今日則都市中多半於餐廳辦喜宴,鄉間仍多依舊俗,蓋都市中各家難有足夠之場地,菜則多以十菜二點為譜。喜宴常見食物約有:白斬雞、桂花魚刺、麻藷丸、豬肚湯、芋棗、螺肉湯、炸肝花、干貝湯、包子或燒賣﹝點心﹞、紅燉肉﹝蹄膀﹞、炸糟餅、爆肉、豬肝湯、魷魚滷、八寶飯、紅燒魚、甜湯、蛋糕﹝點心﹞等;多半不用鴨,恐日後口雜,易生口角是非,亦習俗所定。

   大口吃菜,大碗飲酒,真豪氣也。早期事先不發喜帖,而係對曾送禮之人發喜帖連謝帖。欲送禮者,依俗需於新娘未入房前為之,禮有紅包、喜幛二種。開宴時刻約在中午一時,新娘既入房,賀客已盈門,於是燃炮開席,縱情吃喝,賀客多禮,主人心喜,交觥連杯,酒酣耳熱,爆竹再燃,賀客散去。舊俗新娘新郎不參加喜宴,今日則與他地無異,共同參加喜宴,並有敬酒、送客等過程。

   喜宴散後,少數親友留下,等待看新娘、喝甜茶。廳堂兩旁排列八個座位,依翁姑、母舅、姑丈、族中長輩、其他親戚、朋友之序,每次八人入座,新娘薄施淡妝,與新郎捧甜茶出來奉茶,各人飲茶看新娘,或言好話,或戲謔二人,人不以為忤也。喝畢,將紅包置茶杯中,俗云:「喝茶壓茶」。新娘再出,將小禮物如繡煙袋、繡荷包、繡手巾取出,答謝喝茶之人;多半係新娘所製,以炫耀女紅也。每次出來均換新衣,以炫耀嫁妝,次數以捧茶完畢為止。飲茶之俗,今日猶存,來賓置紅包,新娘則回贈各種小禮物。﹝註一五﹞

   以上所述為正常婚俗,亦即所謂「明媒正娶」。但除此之外,另有變象婚姻,如:童養媳婚俗、招贅及冥婚等,茲擬分述於後。

   先就童養媳婚俗方面來說,在傳統婚禮中,聘金所費不貲,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者,再加上農業社會,勞力需求孔急,故而抱養貧家女孩為童養媳,俗稱媳婦仔。而被抱養的女家,亦因家境清寒,子女眾多,無法全部撫養,是以將女兒割愛過養,以減輕撫養及日後嫁妝的負擔。這種童養媳的另一好處是可消除婆媳之不和,蓋媳婦仔長期生長在男家,與婆姑日日相處,情同母女姊妹。

   當該男女長大,達到適婚年齡之時,家境不佳的,其婚禮通常選擇在百無禁忌的大年除夕夜,草草舉行禮儀。祭告祖先,即可「送作堆」,﹝或稱拾一堆﹞。家境好的,大多先遣童養媳先回娘家,後依傳統六禮的婚禮,正式迎娶。

   至於招夫,一般是指寡婦或離異婦人,為扶養翁姑子女,亟需男人扶持家計,或有為先夫及自家傳後,而不得不招人為後夫。招夫的手續比較簡單,只憑媒人撮合,訂立權利義務契約書,甚至只憑口信,即告成立。

   再就冥婚而言,俗稱「娶神主」或「嫁香煙」,一般都將亡者相互結婚包括在內,但主要還是指活男子與亡女子結婚。在通俗信仰中,女子未訂婚而亡故者稱「孤娘」,孤娘有在適婚年齡時,為「討嗣」而作祟,導致家人生病或家運不濟,家人於是替孤娘尋覓對象,其尋覓方式不下,有託人找尋家境貧困人家,若經同意,即可經由冥婚而獲得一筆豐富嫁妝;有把孤娘的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隨伴一些銀兩或其他貨品,用紅布包紮,放在路邊,由家人窺守,如果過路人撿拾時,窺守者立即出現,呼以適當稱呼,不管撿拾者有無妻室,都必需娶孤娘的神主,否則將因孤娘之作祟而遭厄運。以上多由女方主動,另有由男人主動的,蓋該男子經由相命占驗者認定命中註定「娶二妻」,意即元配將亡,不得續絃,為此,須先須覓得一孤娘,娶其神主,以解「娶二妻」之厄運。

   再就招贅婚而言,大致可分二類,其一為贅婿,即女兒不出嫁而招婿入贅;其二為招夫,即寡婦或離婚婦人招夫入贅。

   贅婿的原因不一,在女家,有因不忍女兒嫁離家庭者,有因只生女兒而不生兒子,為得子婿以繼「香煙」﹝即香火﹞者;在男子方面,以孤身遊子,無以為家,或因兄弟眾多,無力婚娶,而願為贅婿者。贅婿婚俗中,常存有「抽豬母稅」者,意指婚後生子,長子隨母性,以承繼承女家,次子以下則多隨婿姓,無繼承女家權。﹝註一六﹞

第二節 喪禮儀式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中國人重禮,尤重葬禮。自臨終、入殮、殯葬、居喪、拾骨,莫不慎重其事,蓋慎終追遠,不敢忘祖德也。目前雖然社會的變遷極為快速,喪葬儀式可能過異往日,儀節已趨向簡化,誠敬則一。以下則以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周璽《彰化縣志》、連橫《台灣通史》、張炳楠《台灣省通志》、曾迺碩《台北市志》、張勝彥《台中縣志》、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省文獻會《台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等書為主,另參酌筆者拜訪聖法壇壇主蔡啟福﹝烏朗﹞先生所得﹝註十七﹞,對本鎮往昔及現今的喪葬儀式略述於後。

   本鎮的喪葬儀式,與其他鄉鎮約略相同,所不同的是多採佛教法事及做法事時女婿不跟拜。茲擬分臨終至入殮、殯葬及居喪三階段論述於下:

   先就喪葬中的第一階段臨終至入殮而言,本階段概分交代後事、搬舖、送終、發喪、備棺、化妝、小殮、大諸項:

交代後事:

   當病人自知不久人世,爰交代後事,可有留遺囑、託孤及分「手尾錢」等,並非一致:﹝一﹞遺囑:病者臨終前,咸有迴光返照,俗稱「反青」,家屬圍集,聆聽病者交代後事,此即遺囑或遺言。﹝二﹞託孤:如臨終者有未成年子女時,難免關心遺孤的將來,於是邀請所囑託的監護人,鄭重地將子女託附,並請善待。﹝三﹞分「手尾錢」:將其私蓄分給子孫,俗信,「手尾錢」可助其後裔滋長錢財。

搬舖:

   當病患進入彌留狀態時,家人乃將病人由臥室移至正廳,俗信,大廳是老死的最佳場所,若死在床上,死靈將受「眠床枷」之苦,且不能超生,故有「移舖」之俗,又名徙舖或搬舖。惟因壽、夭、善終或凶死的不同,其移鋪地點亦異,情形如下:﹝一﹞正廳之「正旁」﹝面向門之左側﹞或倒旁﹝面向門之右側﹞,移鋪至該地點者,大都為壽及善終的最長輩者。﹝二﹞護龍﹝廂房﹞,舉凡謝世者尚有長輩健在,或未成年者,則移舖於此。﹝三﹞客廳:公寓或洋房無大廳,故將死者移舖客廳。﹝四﹞臨時搭建的蓬布棚:此乃都市住民之權宜措施。﹝五﹞齋堂或寺院:此亦都市住民之變則。通常在移舖之前,必須先設置「水床」,以暫供病者躺臥。設置水床的步驟:先清洗廳堂,並以紅、白布或壺﹝竹篩﹞,將神位及祖先靈牌遮蔽之,移開天燈及天公爐。然後於「正旁」或「倒旁」處,橫置二長板或用紅磚墊高,上跨舖門板、竹屏或三合板,敷蓋以草蓆或草墊,間或有再舖白布或棉被者,即俗稱之「水床」。設置停妥後,由親屬將病人抬或抱至水床。搬動時,若未斷氣則頭外腳內,斷氣後則頭內腳外。通常把病人末次下床稱為辭土。移舖後,家人仍應竭盡心力,延醫施救,隨侍在側,俟斷定氣絕後立即採取下列措施:﹝一﹞舉哀:一旦確定死亡,遺族即號啕痛哭,並哭述死者生前軼事。﹝二﹞撤舖:將遺體移置地上之草蓆,或撤去長板凳,或撤走數個墊磚。﹝三﹞擊碗:將死者生前所用之藥罐或飯碗擊破。﹝四﹞換枕:有改以石頭或銀紙枕亡者之頭,亦有不換者。﹝五﹞蓋水被:預置白布﹝中央加縫紅布條﹞,及時覆蓋遺體,亦有用死者生前所用之被單者,或有用蓮花被者。﹝六﹞含錢:用紅紙色古幣或硬幣,置於死者口中。﹝七﹞設置臨時靈桌。

送終:

   當病患謝世後,家屬立即供「腳尾飯」,點「腳尾燈」,燒「腳尾錢」、「魂轎」、誦經或「開魂路」,並通宵守靈。茲分述於後:﹝一﹞供「腳尾飯」:於死者腳邊供米飯一碗,上置熟鴨蛋一秋,直插竹筷一雙。﹝二﹞點「腳尾燈」:在遺體腳邊點燈一盞,為亡魂照路。﹝三﹞燒「腳尾錢」或「魂轎」:在死者腳邊焚化冥錢和紙轎,以供亡魂乘坐和盤纏。﹝四﹞誦經或「開魂路」:俗信,如此可引導亡魂走應走之路。﹝五﹞守靈:喪家親族輪流守護遺體,防貓接近,並持續焚燒冥錢及腳尾燈火不輟,以盡孝道。此時鄰人老嫗即邀約諸鄰婦齊集喪宅,縫製喪服。

發喪:

   向親朋好友報知,家有喪事,謂之發喪。先則示喪:喪家門上貼告示:父喪書「嚴制」,母喪書「慈制」,亦有不分父母喪,皆書「忌中」者。再則為鄰居掛紅,為喪宅或儀式場所之左鄰右舍,以紅布掛其門口。俗信,如此可使鄰厝逢凶化吉,兼可做為辨識標幟。早期亡者親友均需派人分別通知,若為母喪,孝男須腰纏﹝或裹頭﹞白布,腕掛麻皮,趕往母舅門口衷號叩首報喪,外家則予食水一杯或糖一把。若為父喪,亦須趕往報喪,惟不需跪。出嫁之姊妹、女兒、孫女、侄女等接訊後,須淨面素衣,趕回奔喪,離屋不遠,即開聲嚎哭,邊哭邊唸,述說思念之語,謂之「哭路頭」﹝回去時亦同﹞,喪宅中女人聞聲出迎,今日此俗多半不存。依俗親友若於入木前見死者,則忌入廟,故親友甚少前往弔唁,若有,主人亦不可辭,引其至腳尾燒香。禮拜時,主人唱:「○○﹝死者名﹞,○○○﹝來人名﹞來向你燒香,你要保佑他腳健手健大賺錢。」而後女眷舉哀。

備棺﹝含棺判、運棺、接板﹞:

   父喪時請族中伯、叔或侄子與孝子一人共同去看板﹝壽材俗稱壽板、大厝、大壽等﹞;另母喪時則需外家與孝子一人共同去看板。今日則多半由里長、頭人等協助「看板」。棺木以楠木、檜木較多,杉木亦有,前者價廉,後者較昂,昔日僅富人使用杉木,今則多半為杉材。至於棺內是否需要「打桶」﹝防腐措施﹞,通常視出殯時間而定,三日內出殯者不需要打桶,時間隔愈長則需時愈久。通常未逾七日者為打小桶,不需七星板﹝一塊較棺底略小的木板﹞,逾七日則需附之。打桶係用石灰、水泥、香末、粗白布等,底部於店內先打好,外部則俟入木後,板店工人再打。

化妝:

   遺體須經化妝後,才能入殮。茲將妝扮屍身的步驟及有關的事項分述於後:﹝一﹞乞水,又名買水或請水:買水以供清洗屍身。孝男捧缽率遺屬,由土公引至溪邊或井邊,燒香擲筊,俟求得聖筊後,投二枚銅錢入水中,意示向水神買水,燒金後逆流汲水盛缽。返家時,沿途哭泣。昔日,隨後向鄰居乞火﹝灰﹞,以供入殮時需用。﹝二﹞浴身:乞水歸來後,由遺族或請「好命人」,用白布沾水,儀式性地拭淨屍身,此之謂浴身。﹝三﹞梳理頭髮,男性死者,理髮。女性死者,梳頭。俗云:「媳婦頭,查某囡腳」,意指一般由孝媳梳頭,孝女穿襪。﹝四﹞套衫及抽壽:小殮前,備妥壽衣,在正廳簷下或門庭,置一壺,內擺一矮凳,孝男穿屐戴笠立於上,雙手平伸,握著麻繩,將壽衣逐件反套於孝男手上,成就全套套好的壽衫。套衫後遺族們共食黑糖麵線,此謂「抽壽」。意祈將死者年壽添於子孫。抽壽之後,孝男下凳棄笙踢凳,儀式乃成。﹝五﹞穿壽衣:入殮前,替死者改著壽衣,俗稱「張穿」,俗例需一次穿妥,故需先行套衫。壽衣件數視子孫代數或家境而定,有五、七、九、十一重不等,但勢為奇數。若男性死者,可戴帽及穿鞋。

小殮:

   入殮前,先請僧道在水床前排設祭案,舉行辭生祭。加蓋前行辭生祭,早期備三小盤食物,一為數尾小魚乾﹝閔南音為魚補﹞、一粒熟鴨蛋、一撮煮熟之鳥豆或豆鼓,將三種食物送至死者嘴旁,一晃一抹,向死者說:「您口中已有金銀,不可隨便開口,別人可問您,您不可開口問人。」「若無請您回來,要等到「魚補會游泳」、「熟鴨蛋生出鴨仔」、「熟豆發芽」時,才可回來。」蓋防陰魂驚人也。今日則以碗裝雞肉、魚丸等六碗﹝有連飯六碗七者、亦有連飯碗者﹞,無酒、筷子一雙,以紅包請會者﹝不一定為道士﹞來辭生,由其夾菜予亡人,邊來邊唸吉利話如:「雞肉夾給你呷,你不甘呷,留給子孫呷,子孫代代大好額。」等,較有溫柔敦厚之致。

   而後依序舉行:﹝一﹞放手尾錢:俗云:「放手尾錢,富萬年。」咸信死後有錢留給子孫為吉兆。於入殮前,預置若干錢幣,而後取出,分予子孫,繫於手腕﹝俗稱「結手尾錢」﹞作為孝誌。﹝二﹞留三頓─乞米﹝飯﹞:俗信人去世於清晨未用餐前,最吉。意為子孫「留三頓」,故凡吃過三餐後去世者,喪家需行乞米﹝飯﹞儀式;於功士做功德前,備四果拜天地及五方即可。﹝三﹞入殮:通常人去世後,看好時辰,將遺體移入棺內,謂之「入殮」或「入木」。於辭生後,杵工啟開棺蓋,底襯以石灰或火灰,再用碎蓪草片、茶葉骨、木炭屑、銀紙、庫錢填墊以吸收屍水。再敷蓋白布或薄被,其上再置桃枝、石頭、熟雞蛋、豆鼓、過山褲、糕餅、飯團、鴨蛋及雞枕。一切設置停妥後,由遺族或杵工將遺體移入棺內。此時遺體手執手帕、扇、梳子、鏡子,右足踏金紙左足踏銀紙,手帶金、銀戒指,口含銀,伴隨身嫺及生前所喜愛之物。遺體兩邊空隙,以銀紙、庫錢、粗錢或衛生紙等填塞固定之。遺族作最後一次之瞻仰,從頭到腳蓋上水被或「印錢旛」。之後,請僧道誦經祭拜、開魂路,祭畢反置棺蓋。未出殯前子孫需輪流伴靈,夜裏敷蓆棺旁而憩,俗稱「睏棺腳」。

大殮:

   所謂大殮,乃將反置之棺蓋,易正蓋密,並封釘之謂也。茲將有關行業分述於次:﹝一﹞封釘:僧道誦經後,蓋棺。在棺木四端各釘一長釘,謂之「封釘」﹝封棺﹞。女性之喪,由娘舅尊長封釘;男性之喪,則由福壽雙合之親族或族長執斧。孝男跪侍靈側,持盤恭請封釘。邊點邊唸吉祥語如下: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二點南方兩丁火,子孫代代發家伙。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發萬金。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五點﹝子孫釘﹞中史戊已土,子孫壽元如彭祖。封棺禮完成後,喪家必須謝以謝儀﹝紅包﹞,封棺須擇黃道吉日,出殯亦然,若兩者相距過久時,先封釘,俟出殯日再完成封棺儀式。﹝二﹞子孫釘﹝孝子釘﹞:安釘﹝點釘﹞最後一釘乃釘在棺首,名為「子孫釘」,輕輕釘上後,孝男用牙咬起,置於靈桌香爐,俟除靈時焚棄之。

   再就殯葬的第二階段殯葬而言,本階段概分葬期、轉柩、做法事、祭奠、發引、送殯、辭客、安葬、返主、接主與安靈,巡山、完墳。

葬期:

   陰陽生剋,吉凶宜忌,刑沖克破,習俗尚之。是以殯葬須請擇日師或地理師,配合死者及喪主等重要遺族之生辰八字,擇定安葬吉課,以趨吉避凶。安葬吉課包括大殮、轉柩及掩土之月日時刻,並須批明與亡命相沖之歲數生肖,並批注行上述三儀式時,勿近、避吉的歲數。

轉柩:

   轉柩,亦稱移柩、遷棺、請棺,即依擇定之日、時,將靈柩移至屋外或儀式場所,謂之。移靈前,先由僧道誦經唸咒召回脫竅之靈魂。蓋傳說人亡後,三魂七魄離開身軀,飄飄搖搖,不知所歸,因此需將之引入魂帛。引魂需用靈旛﹝佛樁﹞,其形制長三尺七,寬一尺二,文字不必合生死,旛首亦不貼紅紙,串竹懸於有尾竹枝上。引舊亡之魂旛方以純紅紙製成。抬棺腳夫趨前,按置「大龍」,以麻繩綑槓,覆蓋龍氈。俟時刻屆至,僧道前導,遺族扶棺,腳夫抬棺而出廳。家屬即踢倒承棺之二長椅,並潑水清掃。於原停棺處,置一竹籮,內盛燃火之洪爐、十二碗菜、粿、碗筷、清水及一斗二升之食米,俗稱「壓棺位」,轉柩禮儀於焉完成。

做法事:

   做法事,俗又稱做功德、做道場、做齋、佛事。俗信,人死後須經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轉生投胎。俗信做法事,可超渡亡魂,使免墜地獄受諸般苦刑。故一般除在出殯時做法事外,首七及以次各七至七七、百日、對年及三年等皆可做法事,亦偶有不做者。茲將做法事之有關事宜分述如后:

﹝一﹞開魂路:昔謂開冥路,即請僧道在靈前,手持招魂幡誦唸藥師等經咒,可使亡魂通解信受,步上光明之道路。又若因溺水車禍等凶喪時,須執此旛至出事地點招魂,以免亡靈為禍當地。蓋心理安慰也。溺斃海中者,引魂外尚須牽,救亡魂出困境,否則無法超生。水死之屍,須牽水。係五層。若難產死者,則牽血,係七層。車禍死者,雖不牽,但需以紙糊枉死城一座,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置紙偶一代表魂身,由道士詢問孝男女是否為亡人親生子女,願否將其救出,應曰諾,乃由其子女以三枝香將紙偶自東門引出。

﹝二﹞做法事:舉行之日數乃至時數,及應到之僧道人數各有不同,且因花費多寡,節目內容亦多少有別。但基本上必須有誦經、拜懺及引魂過橋等三項。做法事時主要遺屬除女婿外必須「跟拜」。依時間之久暫,可分「午夜」、「一朝」、「二朝」、「三朝」等,一般少有二朝以上者。茲按時間長短來介紹法事之內容如下:「午夜」:設法壇、起鼓、發表、請神、安龕神、安監齋、召魂、開懺、請祖靈、打地獄、引魂過橋、做靈偈、誦經、放赦、獻敬、還庫、過王、擔經、謝神、謝祖。「一朝」:設法壇、起鼓、發表、請神、豎旛、安龕神、安監齋、召魂、開懺、對卷、放赦、獻敬、還庫、過王、謝壇。「二朝」:第一天同「一朝」,第二天進行開梁皇、拜香山﹝死者為男性﹞或拜血盆宮﹝女性死者﹞、耍雜技等。「三朝」:第一、二天同前述,第三天進行金山拜科偈、拜龍華經、拜大藥師經、放生、弄鐃等。

祭奠:

   出殯日,轉柩後,遺屬和親族等即舉行奠弔,俗稱「家祭」,又名家奠。奠弔者依其身份,有先後次序之規定,先遺屬,後親戚。祭弔時,後桌供放遺像、飯一碗、水一杯、箸一雙、及籐椅、毛毯各一。中桌則供紅龜二疊、發棵、五牲、八大八小各一、水果及餅乾,另附菜刀一把。前桌擺設淨香爐一組,插一對花,點白燭一對,水、酒一瓶、其他酒盞、香、燭、庫銀、紙錢及火種等需用之物。凡參與家祭之親族均備牲體供奠。外家奠祭之牲禮,俟弔祭完後,連同加豐之答禮,一併交還之。通常之家祭禮儀有:上香、獻奠品、讀祭文、向靈位或遺像行跪拜禮。孝男、孝女等祭弔後,跪行匍匐繞靈柩一週,分跪兩旁,叩謝親族之奠弔。家祭以後,通常舉行「公祭」,以供治喪委員會、有關之機關、學校、團體、企業組織等單位。同鄉、同學、同寅等代表,依序進行奠弔,謂之。而鄉誼好友等個人之弔拜謂之「告別式」。今有統稱「告別式」者。

發引:

   家祭及公祭禮畢後,隨即出殯。移靈發引前,傳統習俗,間或有下列行事:

﹝一﹞封釘。

﹝二﹞旋棺﹝柩﹞:由僧道鳴鐃鈸前導,孝男、孝女等遺屬隨後繞行靈柩三週,是謂「旋棺」。

﹝三﹞紋棺:抬棺腳夫將「大龍」及「蜈蚣腳」等抬槓放置定位,以麻繩綑縛,以便抬扛,並覆蓋棺罩。

﹝四﹞跳棺:此儀僅於婦喪而乃夫有續弦之意時行之。俗信,唯如此,乃夫續弦可免亡妻纏擾。

上述行事完成後,即可依吉課時刻發引。傳統上抬扛靈柩之腳夫,咸都是同宗族人幫忙,但事前須備白布一段以邀請,俗稱「放白」。而今日工商社會,通常是向葬儀社雇請。

送殯:

   其項目及行列規模,大小差異十分懸殊,其通俗者必具備有下列幾項:一、開路神,二、族紙兮,三、火把﹝草龍﹞,四、孝燈,五、五彩旗,六、路關,七、地理師,八、銘旌,九、鼓吹或電子琴,十、點主官,十一、輓軸及輓聯,十二、香亭,十三、花車,十四、樂隊,十五、魂轎,十六、金童玉女及紙厝,十七、棺前吹,十八、僧、道,十九、靈柩﹝車﹞,二十,孝眷,二十一、會葬親友,二十二、押後。婦人之喪,外戚一般多不參加送殯行列,然偶或有送至墓地者。中年喪偶,其配偶是否送葬,端賴其是否續弦或再嫁:一、喪夫者:俗稱若送葬到墓地或半途,即表示將再譙,故未亡人大多不送葬。俗諺云:「老公扛去埋,老婆顧錢財」。二、喪妻者,一般都不送葬,也有認為送到墓地即表示將要續弦。

辭客:

   又稱「謝步」。送殯行列走了一段路後,擇一適當地點,將靈柩﹝車﹞暫停,孝男回身向外戚跪謝送葬,俟外戚來牽方起,不可逕自起身。然後再向一般會葬親朋跪謝,婉辭送葬,此謂謝步。然後由孝眷及其他近親送到墓地。

安葬:

   殯葬行列抵達墓地壙址,依時刻將靈柩安葬入土,其間行事:

﹝一﹞祀后土:俗以為墓地乃土地神所掌管,故安葬前,請族長具文祝告,祈求陰相庇佑。

﹝二﹞葬祭:即壙前祭。祀后士後,設奠壙前,排牲醴撤下棺罩,前置魂帛,孝眷男右女左,號哭跪奠。孝男舉哀奠三杯,澆於柩上,俯伏聽讀葬祭祝文。畢:乃進壙。

﹝三﹞進壙:即將靈柩置入預挖之壙穴,謂之進壙,又稱落壙。其行事歷程如下:「方相」入壙翻身,起而行不回頭。繼由士公安置底磚於四隅,其上各置銅錢一枚,撒五穀種子及鐵釘若干,留下部分連同墳土帶回,分于孝眷。安置妥當後,先放栓,後抬入壙內。地理師須再安羅庚勘準,然後舖銘旌和魂帛於柩上。繼由僧道持孝旛率孝眷各以素襟兜砂土,繞壙三圈,後撒入壙內,次由土公掘土掩埋,全體孝眷近前觀看,大聲哀哭。

﹝四﹞點主:施行時機各地方群、方言群有別,但以出殯後、進壙後居多。俗信點主可為子孫求得吉運。孝男背負神主面跪伏,點主士紳手執硃筆,先向天一指,並令孝男向筆呵氣,唱道:「指日高陞,和氣致祥﹝或一氣呵成﹞。隨即點主並祝唱曰:「點天天清,點地地靈,點耳耳聰、點目目明、點主主安。」點畢擲筆﹝或插於墳頭﹞,點主後將神主奉置斗內,俟禮成後,奉神主返家。

返主、接主與安靈:

   返主者,即將神主牌位迎返家中供奉,故得名,一稱回主;或回龍。返主率以長孝孫捧斗,但亦有由長子護主者。通常於返主前,在墓地卸下喪服,改著常服或淡黃色長袍。因俗謂返主為吉事。當返主行列返抵時,喪宅門前,引燃茅草一束或圈,孝眷依次跨越,謂之「過火」。道旁侍立一婦,奉紅色甜豆一碗,過火後之孝眷各吃一粒,即所謂「接主」。然後,設案置靈,黏貼靈對,孝男隨將神主牌位奉置靈桌上,供以牲醴、花果等,召請僧道誦經、上香、點燭,孝眷等祭拜號哭。此之謂「安靈」。

巡山與完墳:

   巡山又稱巡灰,安葬的當天下午、第二天或第七天,孝眷又至墓地,查看墳墓有無異狀,並燒化銀紙、供牲醴拜墳,同時祭拜后土,此之謂巡山。完墳,俗稱完山:即墳墓築成後,擇吉日偕地理師,備牲醴酒餚等,上墳燒香祭拜。亦有與巡山合併舉行者。完墳後再除服。

   再就喪葬最後階段的居喪而言,可分喪期與葬後祭拜。

   喪期,喪事雖畢,喪家家屬仍需於臂間置以麻布或白布,婦女則髮間佩白色毛線結,是為居喪標幟。俟喪期完滿後,火化之。服喪之期限,依其親疏尊卑而有輕重長短之分;斬衰服喪三年,齊衰因情形不同有一年、五個月及三個月三種,大功九個月,小功五個月,緦麻三個月。

葬後祭拜:

   所謂「事死如事生」,最具體的乃「捧飯」供孝膳的習俗。即自入木起,每天早晚兩次﹝晨夕奠﹞,需於靈桌前供膳,即俗稱之孝飯﹝捧飯﹞,行至除靈時廢之。於晨夕奠,除供盛饌、燒銀紙外,並應舉哀,兼「叫起」和「叫睏」。父母之喪,除循安葬、捧飯外,葬後依禮俗還需做七、做旬、做百日、做對年、做三年等祭拜,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一﹞做七:依習俗,自亡故日起算,每七日為一七,做到四十九日為滿七。單數七為大七,雙數七為小七。大由喪家祭奠,三七為女兒七,五七為孫女七,因俗認為做七係報答父母恩,故即使出嫁孫女,亦應使有報恩之機會。

﹝二﹞做旬:十日為一旬,做完滿七後,即續作四旬,祭拜四位判官,省去五旬,併做百日。

﹝三﹞做百日:于正滿一百天才做百日者並不多見,俗常將旬祭之日距縮短,以便儘快做完百日祭,近年來,以百日合爐同時除孝者,為數不少。

﹝四﹞做對年:所謂做對年,必需於逝世屆滿周年當日舉行。即古制中所謂小祥。傳統上,在對年時舉行合爐,合爐方式為:除靈時將神主或香火袋,焚燒成灰,倒入組龕總爐中,並將神主牌上所題,轉題於祖先牌位上,正式納入列宗中,同時祭拜紅圓、發粿等祭物以討吉利。

﹝五﹞做三年:「做三年」可於做完對年後不久甚至同日,擇吉辰為之。故臺俗之做三年與古制之大祥,在時間與方式上均略有不同。古制,於死後滿二年之次月忌日做祭,祭後撤靈床、靈桌、棄孝杖,取銷一切禁制,恢復正常。

﹝六﹞祭忌辰:祖先崇拜乃儒家之禮。並藉做忌來追思故世先祖,並藉以懷念祖德。傳統之孝道,因而得以繫存。通俗認為三代之內之祖先,每逢其忌辰,則燒香獻果以祭之。三代以上之祖先忌辰,因遷居、分火或年代久遠,而無法一一牢記,故而按春秋二祭之俗,設定二總忌日,統總為列祖列宗做忌辰祭。﹝註十八﹞

附:平埔族群拉瀑人[papora]習俗

   本鎮在乾隆初年《一七三○年代》漢人尚未入殖以前,原是平埔族拍瀑拉人的天下,建有沙轆社,極盛時曾達數百人,雖一度遭劉國軒殺戮,只剩六人,但到康熙末葉﹝一七二○年代﹞,人口又逐漸增為百餘人。此後或許因為漢人移殖進來的日益增多,在越俎代庖及強力漢化之下,該族人的勢力漸失,乃至消聲匿跡。目前,有沙鹿遷善南北社的管理潘通寶先生﹝居仁里人,民國十八年生,彰化工業學校畢業,業商,其管理係由陳沛霖於民國五十八年交接而來﹞率領一批人在從事尋根溯源的工作,相信不久將來必將有所成,而拍瀑拉人的往昔面貌應可再現於世人。其實關於早期拍瀑拉人的一些,舊典多所記載,如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及周璽的《彰化縣志》等,而其中有關習俗的記載,尤其詳盡與珍貴,茲據而抄錄於後,以資參閱。

一、黃叔璥《台海使槎錄》所見拍瀑拉人習俗

   黃叔璥字玉圃,順天大興人,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年﹞進士,歷任京秩。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開始設立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以廉明膺斯職。在台期間,除安集流亡,博采輿論,多所建設外,並到處巡視。著有《台海使槎錄》,共八卷,其中卷五至卷七名為番俗六考,係就其巡視及蒐集所得資料,撰就成書者,彌足珍貴。﹝註一九﹞

   該書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八》即針對沙轆、大肚、牛罵等社的習俗而作如下記載:

﹝一﹞居處:大肚諸社屋,以木為梁,編竹為牆,狀如覆舟;體制與各社相似‥‥。

﹝二﹞飲食:酒飯各二種。飯不拘、糯,炊而食之;或將糯米蒸熟,舂為餅餌,名都都。酒用黍米浸水,越宿舂碎,和以草,三、五日發氣,水浸飲之;一將糯水炊飯,拌置桶中,逾三日澄汁蒸酒,番極珍之。魚蝦鹿,與南北投等社無異;惟沙轆、牛罵不食牛,牛死委於道旁。

﹝三﹞衣飾:男婦頭貫骨簪曰打拉;所掛之珠曰立項帶,瑪瑙珠曰牙堵,螺牌曰夏力什素。衣服不論皁白,俱短至臍;與各社同。嫁娶俱著紅衣‥‥。

﹝四﹞尋婚嫁:婚姻曰三問。男女先私通投契,男以銀錫約指贈女為定,曰貓六。女倩媒告之父母,因為主配。或娶或贅。屆期會眾設牲醪相慶。不諧即離,婦不俟夫再娶先嫁,罰酒一瓮。私通被獲,鳴通事土官罰牛一;未嫁娶者勿論‥‥。

﹝五﹞喪葬:番死,喪葬及浴身入室,與南北投等社同。守服十二日,不出戶,親戚送飯。十三日後,請番神姊祈禳除服。婦服滿,任自擇配,父母兄弟不過問‥‥。

﹝六﹞器用:收貯禾黍,編竹為筐,大小不一式;出作則置飯於中。無升斗,以篾籃較準,與漢人交易。近亦置床榻、鼎鐺、碗筋以為雅觀。

附番歌:牛罵、沙輾思歸歌

   嚅嗎嘎乞武力﹝往山中捕鹿﹞。蘇多喃任喡須岐散文﹝忽想起兒子並我妻﹞!買捷嚅離嗎嘎乞武力﹝速還家再來捕鹿﹞,葛買蘇散文喃任岐引吱﹝免得妻子在家盼望﹞!

附載:沙轆番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劉國軒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今生齒又百餘人。辛丑七月,大風,糯黍歉收,間為別番傭工以餬口。士官嘎即,目雙瞽,能約束眾番指揮口授無敢違。社南地盡膏腴,可種水田,漢人有欲售其地者,嘎即佯許之;私謂眾番曰:「祖公所遺,祇此尺寸土,可耕可捕,藉以給饔餐、輸餉課;今售於漢人,侵佔欺弄,勢必盡為所有,闔社將無以自存矣!我與某素相識,拒其請將搆怨,眾為力阻,無傷也」。卒不如其請。余北巡至沙轆,嘎即率各努官婦跪獻都都;番婦及貓女為戲,衣錦紵、簪野花,一老嫗鳴金以為進退之節。聚薪然火,光可燭天。番婦拱立,各給酒三大碗,一吸而盡。朱顏酡者絕鮮,挽手合圍,歌唱跳舞;繼復逐隊蹋地,先作退步,後則踴躍直前,齊聲歌呼,惟聞得得之聲。次早將還郡治,土官遠送,婦女咸跪道旁:俯首高唱,如誦佛聲。詢之通事,則云祝願步步得好處。一社攀送,有戀戀意。抵郡後,聞將社名喚作迴馬社,以余與吳侍御北巡至此迴也。余因漫記六首:「沙轆行來界北邊,裸人雖陋意殊虔;官廚未識都都味,首頂磁盤眾婦先」。「聚薪然火燭天衢,一嫗鳴金貓女趨;三碗鯨吞齊賜酒,合圍挽手共歌呼」。「踏地分曹卻退行,團花簇錦身輕;直前逞態高唱惟聞得得聲」。「自聞天使過臺時,番社遙臨豈所期;內視土官能漢語,劇憐耄孺盡歡嬉」。「臨發追攀不憚勞,行行為爾駐旌旄;蠻孃伏地齊聲唱,一步爭如一步高」。「誰言異類不同群,煦嫗春溫未忍分,見說新名迴馬社,他年留紀海東雲」。﹝註二○﹞

註一五: 以上參見黃叔璥,《台灣使槎錄》,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灣大通書局,頁
39~40。周璽,《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6種,台銀經濟研究室,
民五一年十一月,卷九風俗志,頁279~282。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眾文,民六七年二月,卷二三風俗志,頁687~69
0。曾振名,《台中縣志》,台中縣政府,民七八年九月,卷二住民志第三冊禮俗
篇,頁85~113。莊英章吳文星合著,《頭城鎮志》,宜蘭縣頭城鎮公所,民
七四年十二月,頁359~364。
註一六: 以上參見曾振名,《台中縣志》,頁115~122。
註一七: 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下午,承蒙鎮公所林課長烈桐及陳錫冬、洪先生等協
助,前往位於四平街八○號聖法壇拜訪,辱蒙壇主蔡啟福先先慨允,並傾囊相授。
蔡啟福先生,號烏朗,今年五七歲,十歲起即承其父吳上衣缽,從事陰陽法事等工
作﹝按:蔡家即吳家,從事此項行業係屬祖傳,由啟福先生先祖起,經祖父吳新
添、父吳上,至先生共歷五代,目前更傳予長子良江先生﹞。啟福先生幼時習道,
長大後,改學佛,可謂佛道兼修,精於陰陽法事、讀疏收驚、土神解祭等。謹此一
併致謝。
註一八: 同註一六,頁125~145。
註一九: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眾文,民國六七年二月,卷三四循史傳黃叔璥本傳,頁
1045。
註二○: 黃叔璥,《台灣使槎錄》,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灣大通書局,卷六番俗六
考北路諸羅番八,頁124~129。
註二一: 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灣文獻書目解題》方志類〈二〉,該館,民國七七年六
月,頁232~234。
註二二: 以上摘錄自周璽《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156種,台銀經濟研究室,民國五
十一年十一月,頁294~313。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8-02
  • 發布日期: 1994-01-01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沙鹿區公所
  • 點閱次數: 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