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便民服務 > 沙鹿鎮志 > 藝文篇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第一章 藝

 

第一節 劇團

 

   沙鹿鎮位於大肚山麓,鎮民大半以務農為生。日據時期,鎮民均以身為漢人為榮,民間學習漢文風氣甚盛,私塾林立,休閒也以戲劇為主要消遣娛樂。農忙期後。鎮民利用餘暇,組織南管、北管各式劇團,於廟會時表演。本鎮劇團中以「新聲園」與「永樂軒」最為有名。日據時代初期,日本人較少干預漢人文化,但日據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後,不僅要台灣人改姓日本人姓氏,甚至禁絕這些劇團活動,本鎮南管、北管劇團遂趨沒落。直到民國三十六年、七年,漢人戲劇才稍漸復甦。

 

一、新聲園(資料提供陳水堀先生)

 

   成立宗旨—成立於日據時代,至今約有六十餘年,屬國劇北管子弟戲,利用業餘集訓習藝,慶典時演出與民同樂。
   組織—先後由壬總理的王受福、陳進發、陳長庚、陳歲、周清池、張清輝、王萬佳、陳海、蔡欽文、陳加冬、張時羅、王賊、倪棟樑、仁義、張朝隆等人共同主持,負責籌措團費,策劃訓練,團員人數約有四十人。
訓練—聘請台中練定春先生授徒,初以洛泉里朝興宮為中心,集訓習藝,後自籌經費,建造一棟三樓館,址於沙鹿鎮中山路二百三十二號。因團員多居住於居仁里、洛泉里一帶,故通稱街頭劇團。
   演戲—農曆春節初一至十五,巡訪街內商店,賀鬧廳祝福春喜,並於鎮內主要廟宇表演節目。農曆二月二十五日、六月二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二十五日,建造戲台演出,特殊者有建二層,或寬度兩倍,其舞台常與永樂軒對台相拚 俗稱「軒園拚」,盛況久傳民間。本團曾至豐原演出,風評極佳,而獲得鉅額獎金,因得以籌建館址。
   現況—歷任主持人,現僅剩王乃佳、蔡朝隆二人,蔡朝隆並管理財務。如遇臨時出陣參與典祭進香等活動,則委由洛泉里王仁義先生負責召集。現因社會生活型態改變,已無年輕人參加習藝,重振不易,亟待輔導。
   建言—新聲園自有樓房一、二層,租給濃來自助餐,三樓自用奉祀祖師爺「西秦王爺」,並為館址,經費有著落,可栽培青少年新進團員,建請公所設法鼓勵。

 

二、永樂軒

 

   成立宗旨—成立於日據時期,民國三十五年起積極排練上演,係國劇北管民間子弟戲,以提倡工作餘暇正當康樂。
   組織—由當時總理陳守枝、林典、魏傳旺、李水柳、阮歪、黃再生、李振添等共同主持,籌措團費,策畫集訓、演出等事宜。
   訓練—以沙鹿天公廟(玉皇殿)香客接待室為習藝場所,聘請黃世清先生為導師授徒,黃先生不久去世,現由其子阿進、阿宇繼續教導藝徒。
演出—每年農曆春節在居戶打春外,並於二月十五日、六月二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且二十五日廟宇祭典時,上台表演,與新聲園台相拼,亦在豐原等其他鄉鎮演出。
   現況—原主持人現僅剩李振添先生(七十八歲)在世。連絡地址亦改在沙鹿鎮興安里沙田路四十一號吳塗樹住宅,並由興安里王秋隆(電話6355453)負責召集。本團因社會結構變遷,年輕人甚少參與習藝,主要團員年歲已高,成員老化,今非昔比,現僅偶而參加廟宇進香及喪事管理,如謀重振過去聲望,須有適當主持人管理。
   建言—為重整永樂軒新聲園士氣,建議主管單位,予以重視、輔導並舉辦表演賽,設法予以激勵,以期重振昔日丰采。

 

第二節 藝術家

 

蔡金雄—美術(圖一)

 

   蔡金雄,民國十八年生,清通西畫、水墨畫及書法。西畫自民國四十二年起,屢獲入選台中縣及全省教師美展、全省美展。水墨畫亦曾曾獲台中縣公教美展第二名,全省公教美展入選,參加台灣新加坡文化交流展,皆頗受好評。書法也曾獲邀參加中日書法交流聯展。

 

   蔡氏更熱心推動美術活動,曾任牛馬頭畫會會長,每年定期於台中市文化中心、海線地區舉行會員畫展,提升地方藝術水準。任台中縣美術協會總幹事時,對推動中縣藝術活動貢獻良多。並促成台中港東南扶輪社與日本柏市合作,輪流於沙鹿鎮、柏市舉辦中日兒童書畫交流聯展。

 

林春南—美術(圖二)

 

   林春南字春錦,民國三十六年生。現為台灣省中部美術協會、亞洲美術協會、弘道書藝會會員,台中縣書法學會理事。
   林氏師承呂佛庭、陳其詮、黃雲谿,專工墨彩、書法、篆刻。繪畫方面,工山水、花鳥、走獸、釋道、人物,創作揉和中西繪畫技法、攝影及醫學之理論,並於無法中求法,以達創新求變之新境,講究光線變化,並以逆光表現,畫作渾厚雄偉。書法方面,工行草篆隸,喜以水墨技法作行草,講究墨色變化,書作豪宕多姿,時出新意。篆刻則精研究歷代金石篆刻,以繪畫之布局,以刀代作篆刻,作品溫潤中透出蒼勁,布局新穎。
   林氏作品屢入選全國美展、省展,並曾應邀參加中日美展(日本南書院)、中日韓書法交流展、千人美展、七十五年美術大展、當代名家展、地方美展等。
   民國六十三年,畫作「鍾馗嫁妹圖」獲國立台灣藝術館收藏。民國七十一年,林氏榮錄於《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民國八十一年,又獲登錄北京編《中國當代青年書法家辭典》。

 

林景文-美術

 

林景文,民國四十五年生,擅長水彩西畫及攝影。林氏就讀清水高中時,受校長曹緯初鼓勵專攻水彩西畫,並得記有泉、吳世興、周義雄等老師教導,學生時代即多次獲獎。畢業後,精益求精,水彩西畫多次得獎,曾獲省展入選、陸光美展優選、國際美展第四名。攝影方面,亦繼獲攝影展第三名,中部攝影展銀牌、日本富士專業人像佳作。現經營花束攝影婚紗。﹝圖二:林景文作品﹞

 

蔡金樹-美術(圖三)

 

蔡金樹,本鎮興安里人,民國四十八年生,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曾任東暉家商、慈明工商、全德工商教師,現任明德家商、東暉高中兼任教師,台中市西屯區公所課員,台中縣美術協會、台中市雕塑協會、牛馬頭畫會會員。
蔡氏初受雕塑家陳松啟蒙素描及雕塑,奠定基礎。自學生時代起即屢獲獎賞:民國六十九年,獲全國青年寫生比賽佳作獎。民國七十年,獲中部美展第三名。民國七十四年,應邀參加於高雄市舉辦的美術大展。民國七十五年,獲全國油畫展優選獎。民國七十六年,中部美展佳作。民國七十八年,應邀第三代雕塑展。民國八十年,又受邀請參加鹽寮雕塑實驗創作之旅。民國八十二年,於員林忠厚藝術中心舉行個展。
蔡氏創作以油畫,木雕為主。油畫以具象構成,色彩強烈鮮豔。
木雕則以傳統花鳥為題材,層次分明,尤重線條、韻律,創作嚴謹。﹝圖四:蔡金樹作品﹞

 

曹天韻-美術

 

曹天韻係書法名家曹緯初之子,民國四十八年。曹氏因父教導書法有方,頗有成績,曾獲省展第二名,隸書亦曾得觀音杯獎。國畫方面,曹氏長花鳥畫,創作頗多。﹝圖五:曹天韻作品

 

許仙燕-美術

 

許仙燕,本鎮前鎮長許金城之女,民國五十四年生。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遠赴美國,於南加大設計系攻讀電腦繪圖,民國八十二年,獲碩士學位。﹝圖六:許仙燕作品

 

姜學智-書法

 

姜學智,原籍山東省萊陽縣,民國四十五年奉派至本鎮北勢國小任教,居六路里,民國六十八年屆齡退休,服務達二十三年之久,現旅居台北市。
姜氏操持清廉,嚴於律己,長於公文及文書處理,尤擅書法。歷任校長無不倚重。其國學造詣甚深,為文平實明達,融文白於一櫨,所撰書法,真草隸篆皆自成風格,甚受藝文界推崇。﹝圖七:姜學智作品

 

王淵源-書法

 

   王淵源,本鎮人,民國十九年生。歷任沙鹿鎮公所財政、民政、農業課長,秘書等職。王氏為人堅韌勤奮,淡泊簡靜。書法作品用筆古拙盤屈,揖讓呼應貫通,點畫抽象玄虛,線條牽引拉扯,筆墨跌宕飛動,布局收放詭異,無墨處有結構,別有韻味,已臻忘卻技法,溶入感情,不囿法中,不踏時俗之意境。
   作品屢獲日本文化交流書藝展「特選頭書賞」,在書法界頗受尊重。現任台中縣書法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圖八:王淵源之書法作品

 

顏雙火-書法

 

顏雙火,本鎮鹿寮里人,民國二十三年生。現任沙鹿國小教師、台中縣書法學會會員。顏氏作品曾獲全省學生美術展前三名、全省公教人員美展法類第一名、全省美展書法類優選多次、全省教師書法創作獎優選等。(顏雙火之書法作品

 

童培炎-書法

 

童培炎,本鎮竹林里人,民國四十三年生。曾任弘光護專、國立台中商專、靜宜大學書法指導老師。現任東海大學書法指導老師,台中縣書法學會監事,中部美術會會員、弘道書會會員、慈暉書藝研究中心負責人。
童氏曾參加全國書法名家展數十次,中日書道交流展及海峽兩岸書畫名展次,作品頗受好評,廣為藝文、社教機構收藏。亦屢受聘為書法比賽評審,曾任中區大專院校書法比賽評審兩次、台灣省中部美展書法評審一次、台灣區聯青杯書法比賽複審評審一次。(圖九:童培炎之書法作品

 

陳志聲-書法

 

   陳志聲,本鎮興仁里人,民國四十九年生,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業,高考、特考及格。曾任職於清水鎮公所、財政部、台北國稅局、台灣省稅務局。現職法務部,並兼任中興大學、中國醫藥學院講師,中國書法學會理事、台中縣書法學會理事、台中縣藝術創作協會顧問。
   陳氏高中時期,受已故國家文藝獎書法類第一名得主曹緯初先生啟蒙,從此與書法結下不解不緣。大學時代,又拜陳炫明為師,旅居台北期間,先後得陳維德、杜忠誥、陳其詮等師指導,精進頗多。
   陳氏潛心書法近二十載,以古法為師,遍習歷代名家碑帖,博臨篆、隸、真、形、草各體,於「平衡、和諧」法則中,創新求變。大陸新華社出版的《中國當代青年書法家辭典》,以楷書法度嚴謹,點畫精到,追求娟靜秀雅之致,來形容他的作品。
   陳氏成就早為各方肯定,不僅作品廣為歷史博物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館、省立美術館、台北市美術館典藏,而且多次榮獲大獎,重要者有:第二十六屆國軍文藝金像獎書法類金像獎;民國八十一、八十二年省公教人員書畫展書法類第一名兩次;第三十六屆、三十八屆中部美展書法類第一名兩次;第六屆台灣區文化盃書法賽第一名;七十九年台灣區國語文競賽書法類第一名;第十屆全國書法賽首獎;陸光美展書法類第一名;全國聖壽盃書法賽第一名;八十一年財政美展書法類第一名;全國全能大賽首獎。(圖十:陳志聲之書法作品

 

李源-篆刻

 

   李源,又號大源,民國廿六年生,原籍山東省臨沂縣民國四十六年畢業於員林實驗中學師範部,四十七年奉派本鎮服務,先後任教於北勢國小、文光國小、沙鹿國小等校,並台中縣政府育局徵召,任全縣特殊教育輔導員,早出晚歸,奔波縣境。由於服務熱心,表現優異,五十八年曾蒙先總統蔣公召見,贏得教育工作之最高殊榮。民國五十五年與南勢里王淑琴結婚,現居南勢里。
   李氏多才多藝,書畫篆刻無所不能,其書畫意境深遠,自成風格,篆刻則刀筆鐫永,古意盎然,雖前代金石名家亦未遑多讓。由於秉持曠達,淡泊名利,其作品從不參加比賽,非好友亦不輕於示人,此次本鎮修志,經再三墾求,始勉允所請。(圖十一李源之書法作品

 

陳松-雕塑

 

   民國三十四出生於本鎮。民國五十三年,省立台灣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在校期間從李澤藩老師研習水彩。民國五十九年,以國立藝專雕塑科第一名畢業,在校期間從丘雲教授研習雕塑。
   民國六十三年,陳松於台中市美國新聞處舉行首次個展。民國六十七年,與謝棟樑於台中市中外畫廊舉辦聯展。民國七十三年,又與簡錦益於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舉辦巡迴聯展。陳松作品極受好評,獲台中市立文化中心、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及社會人士普遍收藏。
   陳松亦熱心推廣文化、美術活動,曾任中華民國文化推展協會委員,台中縣美術協會常務監事,中部美術協會會員,台中藝術家俱樂部會員,牛馬頭畫會會員,葫蘆墩美術研究會會員,中部雕塑學會幹事,台中縣文化基金會雕塑召集人,台中市文化基金會策畫會委員,省立美術館門廳美術作品規畫委員及評審委員。
  陳氏擅長以笨重的混合石材創作,技法雕、塑、刻融和並用,注重刀觸的自然紋路與趣味,喜好反映社會現實生活之主題,色材新穎多樣,融會中西創作理念,作品富人道精神,是位極具個人風格的雕塑大家。﹝圖十二:陳松作品

 

阮秋淵-雕塑

 

   阮秋淵號頑石,民國四十七年生,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曾任大甲高中專任教師,現專心雕塑,為牛馬頭畫會會員、中部雕塑協會會員、中部美術協會會員。

 

   阮氏先後師事楊平猷、程延平。民國六十八年參加省展油畫,獲選入展。民國六十九年獲省展雕塑第三名。民國七十年參加台北市美展,榮獲入展。民國八十年再獲南燕美展佳作。﹝圖十三:阮秋淵作品

 

翁柏哲-音樂

 

台灣吉他拓荒者-翁柏哲老師略傳    林傳林提供

 

   翁柏哲老師,民國二十三年生於本鎮,自幼天資聰慧。就讀台北高工(今台北工專)時,即受舅父謝煥堂啟蒙(謝氏曾在越南河內學習吉他,並帶回吉他在台中授課),而開始學習吉他。由於天資聰慧,因此憑著自學,仍能學得當時書上(日本版之吉他教材)所記載之各項基本彈奏技巧。
   難得的是,翁氏憑著新版日本教材之引進,而能改用吉他之父泰雷加所改良之正確彈奏姿勢,改進老式之彈奏方法(將右手指壓在吉他板上)。此點亦是翁老師此生能和吉他相輔相持,相得益彰之因素。日本人戰敗離台後,雖已有部份台灣人學習吉他,但是大都沿用古老之彈奏方法,因此未能學得良好之技法,常常學習不久,即興趣索然,中途放棄。
   翁老師在年輕時,原本身強體健,是田徑場上活躍的選手,可惜因運動過度而成痼疾,使雙足不良於行。命運如此重擊,並未使其喪志,相反的翁老師更堅強的站起來,不顧身體的缺憾,仍以推廣吉他音樂為志。
   為貫徹此志向,翁先生除努力勤練吉他外,並認真研讀和聲、作曲法、音樂史、吉他音樂理論等的書籍。如此的努力使翁老師除教學吉他外,在作曲及音樂著作上也有重大成就,這可由翁老師之作品得到日本吉他聯盟理事長小原安正先生的賞賜,而刊載於日本吉他新聞上,得到明證。翁先生畢生所作吉他音樂共一二一部,內含數百首練習曲及演奏曲。
   民國四○-五○年代之間,街上車輛稀少,環境亦較寂靜,翁先生每於晚間學生下課後,在日新街家中練琴,由於四周無聲,琴音悠然動聽,常令屋外行人駐足傾聽,不忍離去。先生之聲名亦因此不脛而走,前來求教者日益增多,從大甲到彰化,甚至台南善化鎮林耿堂在日本留學時,其日本吉他老師倉俊先生,亦諭其回台後,須到沙鹿拜訪翁老師。
   在民國四、五十年間,因風氣使然,許多偶像都為彈吉他者,如小林旭、石原裕次郎、文夏四姊妹,甚至其後的貓王、披頭四、投機者、電視上的金曲小姐…等,如此的情景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興起一片學習吉他的熱潮。為導引學習吉他的正確方法,先生於是在民國五○年初,與其舅父謝煥堂先生合議成立「南窗出版社」,開始出版吉他曲集,或發表自作曲,或著作翻譯外文吉他教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班牙吉他教本,這是一本專為初學吉他者而作的書籍,民國五十二年出版至今仍年年暢銷。一本教材能夠沿用三十年,可見其受觀迎和實用的程度。
   為推廣吉他之層面與深度,民國五十二年翁老師開始在功學月刊音樂雜誌上,連載談論吉他技巧的文章,這是台灣首次吉他理論著作的刊行,對吉他音樂有著莫大的啟蒙意義。
   翁老師一生除致力於吉他音樂外,對於社會服務,亦有著滿腔熱誠。民國五十六-五十七年,沙鹿長老教會興建時,先生雖然行動不方便,仍然每天乘坐三輪車,親赴工地監工,並且憑著高工求學時所得的結構與力學知識,指導工人完成許多教堂特有的造形,如拱形門窗與尖形結構等。
翁老師之尊翁翁二姓先生,曾任台中縣議員十餘年,期間民眾請託事件,日日有之,全賴翁老師一支電話協調聯繫,而能逐一圓滿達成,尊翁能順利連任三屆縣議員,其功不可沒。
   翁老師雖然不良於行,但是憑著堅強的意志與過人的天賦,為自己留下光輝的扉頁,可惜因身體的因素,於民國六十五年二月十四日辭世。

 

陳天賜-製劍專家

 

   陳天賜,民國二十九年八月十八日生於本鎮埔子里,時值二次大戰,因戰亂謀生不易,甫四月大,即隨家人遷往台南縣白河鎮六重溪(水湖)山間避難。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戰敗投降,陳天陽家族始得以重返故里沙鹿鎮定居。民國三十六年,進入北勢國小,接受義務教育。十四歲國校畢業,負笈北上求學,就讀於建國中學初中部夜校,並於白天打工,自食其力。
民國四十三年春,陳天賜於植物園巧遇了圓大師,不久即奉了圓禪師為師,了圓大師賜陳天陽法號「青雲」。不久,陳氏結束學業,隨了圓大師雲遊四方,以修護刀劍、磁器為生,間習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醫理、武術,了圓大師並傳授嶺南派鑄劍之法。
   雲遊歸來,師徒隱居於台北縣五股鄉觀音山凌雲禪寺後山草寮,陳天陽於此地打造生平第一把劍:紫微劍。民國五十一年,了圓大師以八十三歲高齡圓寂,陳天陽承繼少林寺維陀門第三十二代弟子衣缽,並遵從了圓大師遺囑,投北禪吳修海師父門下,學習武術三年。
   民國五十八年至六十六年期間,因處戒嚴時期,兵器管制嚴格,陳天陽為免不必要的困擾,將鑄劍及傳授劍術的道場移往山間的首春淨苑。並開班教授禪學及國術操,義務參與台中港區各鄉鎮的宗教文化活動。
   民國六十七年,與其堂姪逢甲大學材料科學系主任陳克昌,不斷討論鑄劍材料的不同處理方式,及鍊鋼要領,因此能獲致鑄劍技術的突破。
   民國七十二年七月,中央標準局准以「青雲」為註冊商標,八月,榮獲全國第一張食劍製作的專利證書。民國七十三年,成立青雲劍藝民俗收藏館。民國七十六年四月,陳天陽應聘為臺北市國術會兵器顧問;五月,參與臺北敦煌藝術聯展;十月,參與國父紀念館聯展。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又參加臺北來來飯店聯展;七月,於台中市文化中心舉行聯展。民國七十八年二月,出版《禪與秋水》專輯;三月,參與靜宜女子大學舉辦的第一屆中區大專院校兵器展主展。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參加台中市魯班大樓聯展;七月,出版《三尺秋水:陳天陽敘劍專書》。民國八十年七月,於豐原六藝堂舉行個展。民國八十一年九月,於臺北市舉辦個展。民國八十一年五月,蒙沙鹿青商會推薦,獲選為台中港區第一屆十大傑出人士獎;七月,出版《劍膽詩心-陳天陽鑄劍專輯》。

 

※陳天陽古法鑄劍過程一覽表-

 

一、初鑄磨造



    1. 取材:鋼材主體為日本三十五噸大卡車的「彈簧鋼」-必須為使用過的舊貨,另加緬鐵、鎢鋼、白鐵……等數種鋼質。

 

    1. 鍊鋼:以上數種鋼質來回重疊打造,俟鋼材直豎,橫行層層結合,再磨打成鋼胚核心,如此反覆錘打,至少三十六次,務期使劍身承受千錘百鍊的考驗。

 

    1. 打造過程處理:經過鍊鋼、熱處理、再錘打、冷?後,一把劍的雛形才告完成。



二、大自然的後天考驗

 

   為確保劍的精度,必須再經過第二道大自然的後天考驗,即將打造好的雛劍,放到深冷的水井中至少數月,再排選好日子取出,然後放置室外,任憑日曬雨淋的侵襲,如此經過半年以上的時間侵蝕,再重新取出錘打。如果經由鏽蝕之後的雛劍無法承受歷次的打擊,則丟棄不用,剩下來能繼續打造的,表示該劍已達去蕪存菁的地步,能成就全剛不壞之身。

 

三、完成過程

 

   經過種種考驗之後,緊接著要進行磨、銼、開刃、置刀劍鞘、磨護手集結合。其間油料摻合也極為重要,否則便功虧一簣。
   「開刃」-是打造刀劍的最後一課。一把刀劍的好壞,開刃技巧佔三分之一,尤其對收藏者而言,一把未經開刃的刀劍,猶如畫龍不點睛一樣總覺不夠完美。
   「置劍鞘」-也是一門學問,紅豆衫是上好材料,黑檀木、梧桐木則次之。紅豆衫木質堅硬,千古不朽,衫木劍鞘若經年撫摸會泛出暗紅光澤,令人愛不釋手。
   「三龍鑄劍」-鑄劍也講究節氣,春秋兩季為最佳時節。夏天陽剛過猛,冬天則陰柔過盛,皆會影響材質,所以這兩個季製不出剛柔並濟的好劍。一年中尤其以農曆五月、七月最應避諱。因為五月天氣太熱,易積聚各種毒氣。七月為「鬼月」,代表邪氣,對象徵正義化身的劍而言,亦不適合。
陳天陽也有自己的最佳時辰,因時鑄劍,以便在三龍調和下,鑄造出完美無缺的劍。
   「形意合一」-是鑄劍要訣,鍛鍊時心無旁念,精神一統,冥想「劍即是我,我即是劍」,所鑄成之劍才能臻於上乘。

 

陳先陽之作品介紹(圖十五)

 

紫微劍-紫微劍屬於文人劍的一種,至聖先師孔子周遊列國的隨身配劍就是紫微劍。以「紫微」二字命名,是因為紫微為星座之首。而孔子倡導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道統,也影響了中國社會幾千年。因此,不管是在道德或學術上,孔子都以稱得上是引領中國文化發展的一顆星辰,紫微劍也因此得名。
昆吾劍-昆吾劍一名錕鋙劍,最早出現在周穆王時代。根據《十洲記》上記載:「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東岸十九萬里,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冶其石成鐵做劍,光明洞照如水晶狀,剖玉物如割泥。」《拾遺記》:「昆吾山期下多走金,色如水。昔日黃帝時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見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鍊石為銅,銅青而利。兩部古書的說法雖然稍有出入,一為鍊石成鐵,一為鍊石為銅,但都是以「昆吾」為名,由此可見昆吾劍名稱的由來是採昆吾山上的金屬鍛鑄而成。」
太極劍(圖十六)-又名八卦劍。太極八卦均為道家王寶,八卦意形合成,循習兩儀四象易理漸近,乃道家練身、護身驅邪之要物。因此,首創太極劍法的道家祖先也將太極意形融入劍法之中,與其他剛猛劍路稍有不同,每路劍風多帶太極圈花,而且克敵制勝之道也不在於疾攻猛進,而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青萍劍-青萍原是萍的一種,以青萍為劍名,可能是東漢陳琳說過:「君侯體高俗之才,秉青萍干將之器。」這種劍法的發明人相傳是潘道人元圭,共有六路,三百六十劍,動作名稱,無一雷同。青萍劍法流傳甚廣,目前在國術界有專書論述,對於青萍劍法的提倡也是不遺餘力。
蟠龍劍(圖十七)-蟠龍劍有兩種形式,第一種稱為御劍,因為在劍的護手上刻有蟠的圖案,而在古時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龍」這種符號。又有時候國君為了表顯聖恩會御賜給有功大臣或代理天子出巡的巡按大人。有第二種是文人劍,又稱為快劍、盲劍,沒有護手,劍鞘口用環形龍紋裝飾,正反手都可使用。而這種劍的特長則是在近身使用威力無比,以攻擊為守,能長能短,十分巧妙。
驚虹劍-驚虹劍劍法發祥於少林寺,以「驚虹」命名係因劍法特色而來。因為在劍法中有母劍九式,每式母劍相生子劍數式,由子母劍式變化串成全套劍法,進退攻守,連續不絕。尤其是最後的接劍式,右手將劍上拋升起,劍在空中旋轉,以左手接收,名之「飛龍驚虹」。
純陽劍-有人稱作帝袍劍,傳自道家北派。相傳是當年八仙之一的呂純陽(即呂洞賓)愛此劍如命,不論上山下海都劍不離身,所以就以「純陽」命名。而此劍的特點是以兩儀四象的易理為內涵,以呂純陽為表徵,顯示此劍為浩然正氣的代表。
三才劍-又稱為三合劍,護手大多是以虎頭造型裝飾。古時歷代猛將,多佩帶此劍,藉以表示自己如虎勇猛,有虎雄威。又三才是天、地、人三者,將領持此劍出征,代表係為合乎天、合乎地、合乎人替天行道的義舉。目前教育部制定的國術教材,劍術部份也是以三才劍為主。
降龍劍(圖十八)、伏魔七星劍(圖十九)-此二劍與佛道淵源很深,是佈道重要法器之一,有人合稱為青龍白虎,一般用途是作為左右護法的鎮宅法劍。在降龍劍身上刻有南斗五星圖案,伏魔七星劍則為北斗七星,兩把劍都鋒利無比,使用上運轉靈,巧妙異常。
袖裡劍(圖二十)-袖裡劍就是古時候的匕首或稱為魚腸(藏)劍,這種劍體積較小,適合藏在衣服或器物中,作為突擊之用。以「魚腸(藏)」得名,是根據《刺客列傳》中描寫專諸刺王僚,將劍藏在魚腹中而來。另一種說法是魚腸劍就是蟠銅劍,或松文劍,因為在魚烤熟後,魚腸就好像是蟠銅劍身上的紋飾。
橄欖刀-發源於中國東三省的橄欖刀,形狀既像橄欖又似菱角,所以也稱為菱角刀。明朝戚繼光將軍就是專用這種刀來對付當時的流寇,所以也叫做戚家刀或戚門刀。至清朝時,貝勒王爺們也都佩帶此刀 因而又稱貝勒刀。
後來乾隆皇帝也喜觀佩帶這種刀,所以也稱乾隆劍。有此可知,這種刀並沒有固定的名稱,完全因人、因物、因事而有不同的稱呼。而事實上,日本的武士刀也是源自於橄欖刀,現今形制上,中國的橄欖刀是往前彎,日本武士刀則是往後彎成一個彎月形,兩者只在刀板形狀的不同而已。
斬馬刀-是清末義和團使用的軍用刀之一,所謂「射人先射馬」,義和團就是用這種刀先斬斷敵人的馬腳,再以砍殺。
江南刀(圖二一)-可分為三種,一是刀刃,二是版尖刀,三則是長版刀。顧名思義可知這種刀的使用最早盛行在江南一帶,台灣早期的用刀就是使用這種刀。在刀版的長短上,江南最短的只有一尺二,中等長度是一尺六,最長的有二尺二。台灣民間傳說的英雄廖添丁,就是專用一尺二的南短刀。
江南七星刀-類屬江南刀的一種,不過刀板比一般江南刀略寬,且在刀身上刻有北斗七星。在使用上,這種刀是專供道士作法用,含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不同於一般日常用刀。
江南長刀-就是長版刀,長二尺二寸,陳天陽在大約三十年前所作。
苗刀(圖二二)-屬於邊疆民族用刀,盛行於苗族聚集地區,因苗區多處叢林地帶,野獸毒蟲很多,平常佩帶苗刀在身,不管是狩獵或防身,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蒙刀-屬於蒙古民族的日常用刀,平日可宰牛羊,山外則可作為防身之用。
割皮刀(圖二三)-形制上傳自古時宋朝十大酷刑刀之一。顧名思議是用這種目割取罪犯身上的外皮。
攔腰刀(圖二四)-古時宋朝十大酷刑刀之一,用以斬斷罪犯上下身軀。

檔案下載(或附件)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3-29
  • 發布日期: 1994-01-01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沙鹿區公所
  • 點閱次數: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