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便民服務 > 沙鹿鎮志 > 宗教篇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固有宗教的發展趨勢

第一章 固有宗教的發展趨勢

 

   台灣的宗教,大致可以分為固有宗教和外來宗教兩大類。前者或起源於本土,或雖從國外傳入但已與傳統的社會文化融合無間,故稱為固有宗教。後者則專指起源於國外,而目前尚處於與我國社會文化互相調適階段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台灣的固有宗教,一般也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儒釋道三教以及自前者衍生而出的新宗教;另一是所謂的「民間宗教」或「民間信仰」。因民間宗教吸收不少儒釋道三教的成分,故就外表觀之,兩者極易混淆不清。但兩者就其本質而言,仍有不少差異之處,故仍需加以區分。
   儒教源自於儒家思想,強調敬天和忠孝節義的觀念,以往主要的信徒為官員或儒生。其廟宇大多由官方發起修建,祭祀有特定對象並由官方主持,具有濃厚的寓教化於宗教的色彩。本鎮向來不屬政治中心或文教中心,故此類的宗教活動較為少見。
   佛教具有深奧的教義或經典,強調出家修行,以違涅槃的境界。典型的信徒是具「專業性」的僧侶和在家修行的居士,次一等的則為吃齋禮佛的一般信眾。其所供奉的對象,主要為阿彌陀佛、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地藏、達摩和羅漢等。過去流行於台灣之宗派,甚為龐雜,主要有曹洞宗、臨濟宗、黃蘗宗、天台宗、淨土宗、真言宗、白蓮宗和法華宗等,此外,另有一種所謂的「齋教」,自明代中業起由禪宗的臨濟宗融合部份儒道思想演變來。因其信徒並未剃渡出家,僅在家持齋,依舊市井營生,以俗人身份奉佛,故亦稱之為「在家佛教」,一般將其視為佛教的一個新興宗派。又因其信徒不飲酒吃葷,僅食素菜,一般又稱之為「吃菜人」。齋教信徒,彼此互稱「齋友」。齋友相約結社,建堂供奉佛祖或菩薩,謂之「齋堂」。齋教共分先天、龍華和金幢三派,亦先後傳入台灣。
   自明鄭時期起,佛教即已跟隨漢人傳入台灣,但其教勢卻始終不振。台中縣之寺院當中,聲名較著而又歷史悠久者,有清水的紫雲巖和覺元禪寺、豐原的金山寺、潭子的保安寺以及石岡的龍興宮,此皆創建於明鄭時期和清代,其中尤以紫雲巖最早,建於永曆十六年(西元一六六二年)。足見自鄭氏人台伊始,佛教即已傳入中部地區。其後,佛教雖在本鎮附近地區續有發展,然而本鎮於日據之前,佛教勢力始終極為微弱,既無正規佛寺之建立,又乏以普渡眾生為職志或專力於修持之僧尼。光復之前,本鎮全鎮之內,僅僅建有一所今日天元禪寺前身之草葺的小佛堂,以供一般信眾禮佛膜拜。甚至,連其他之一般性廟宇,亦無一主祀佛祖或菩薩者。至於齋教方面,可能在清末方始由後壟仔庄鎮齋傳入本地。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本地居民紀柳、陳水應倡議將前述小佛堂改建為齋堂天元堂。
   日據時代,本鎮佛教仍無較大的進展。在此五十年之間,完全沒有正規佛寺之創建。齋教方面,日據初期,信眾仍極為有限。根據日人丸井圭治郎所著的《台灣的宗教》一書之統計,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當時的沙鹿支廳包含今日之清水、沙鹿、大肚和龍井四鄉鎮在內,全部的齋友也僅僅不過五十七人而已。其中,三人住於齋堂內,五十四人住在自己家中。另據《沙鹿鄉土誌》記載,是時全鎮依然祇有一所齋堂而已,此即由前述小佛堂改建而成之天元堂。往來於該堂之一般性信徒大約一百五十人左右。到了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根據日人調查,本鎮齋堂也僅增一所。此後,直至台灣光復為止,本鎮再也沒有齋堂之增設。
   光復後,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有一批大陸佛教界高層人士跟隨政府來台,給台灣佛教界注入一股活力。一九五○年代以後,台灣佛教有較大之發展。其重要活動,包括:重新確定中國佛教戒律,消除日本佛教影響;健全各級佛教組織;大力發展居士佛教;以及加強佛教教育等。當時本鎮也受到此一趨勢影響,陸續有佛寺之創建。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先有佛陀寺的創立。接著,五十一年(西元一九六二年),又有天元堂齋堂改為天元禪寺,以及碧連寺之創建。到了五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七年),又增建了善德寺。最後,六十三年,又有竹林禪寺的創建完竣。目前本鎮共有五所佛寺,信眾日增,教勢呈現蒸蒸日上之趨勢。
   佛陀寺,住持為陳宗秩,位於本鎮美仁里大同街一九○號。民國四十七年六月,為陳宗秩所建。
   天元禪寺,座落於本鎮沙鹿里中正街三六號,即在玉皇殿之後面。目前主祀釋迦牟尼佛,附祀觀世音菩薩,住持為釋法宗,屬佛教中的臨濟宗一派。此寺登記信徒人數七十五人,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舉行祭典,十方信士前來朝拜,熱鬧異常。創建至今,據傳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係經馬興庄蕃婆姑獻地,而由何稔建一小茅屋,作為佛堂,供一般信徒參拜。到了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紀柳和陳水應倡議募款改建為齋堂,謂之為天元堂,其系統係由後仔庄慎齋堂分出而來。是時主祀觀音菩薩,從祀廣德尊王、太子爺等七種神明,配祀祖師、釋迦佛、普奄祖師和祖師公,信眾除了本鎮沙鹿街、南北勢坑居民之外,尚涵蓋龍井鄉之龍井和山腳以及梧棲鎮之大庄、陳厝庄。民國二十四年(西元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九日中部大地震,堂宇全部倒塌。至民國五十一年(西元一九六二年),仍由陳宗秩諸人籌劃重建工作,五十三年開始施工,次年即告完成,易名為天元禪寺。
   碧蓮寺,座落於本鎮鹿寮里中山路三七八巷四三號,主祀釋迦牟尼。最初,在家居士連玉供奉釋尊,因感其靈明而先於民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建立佛堂,至五十一年(西元一九六二年),變更為寺。目前住持為常誌,屬臨濟宗,修淨土法門,其師係台中慈明寺聖印法師。該寺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浴佛節和七月份報恩法會,均開放供附近居民前往禮佛。每月月底辨共修,亦有附近信眾前往參與。
   善德寺,位於本鎮福興里鎮南路永福巷十四之五號。民國五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七年),由蔡阮協居士所創建。歷經數年之久,始完成大雄寶殿。再過五年後,復建東側寮房。主祀釋迦牟尼佛,從祀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目前住持係蔡阮協之女釋如立,為苗栗大湖鄉法雲寺曉雲法師之門下,屬曹洞宗。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專攻佛學歸來之後,即由其輔助寺務,並組織各項活動。年中固定活動有農曆正月的新春禮懺法會、消災會、太歲和光明燈;二月的梁皇寶懺法會和水懺法會;四月初六的浴佛節;七月的地藏法會;以及十一月的祈安法會。此外,尚有念佛會、懺摩誦戒、朝山、教學經典和愛心晚會等活動。
   竹林禪寺,位於本鎮竹林里中山路九十號。由住持釋達教尼師開山創建。民國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先行購地。四十八年起,開始修建,直到六十三年(西元一九七四年)方始完竣,前後歷經十七年。達教尼師,原為苗栗大湖鄉法雲寺妙然法師門下,屬曹洞宗。寺中主祀釋迦牟尼佛。除了每年固定舉辦一次弘法大會之外,一般活動尚有農曆七月一日的地藏法會;四月初舉行的浴佛節;以及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的結夏,開放一般信眾共修,進行懺悔與閱讀佛經。
   道教如同佛教一樣,也擁有系統化的教義或經典。其所崇拜之神祇,主要為玉皇大帝、三清天尊、三界公、李老君和張天師等。典型的信徒為寺觀中的道士或在山野叢林修煉之道人。道教發展到後來形成南北兩派。北派全真教,以宋末的道士王嘉為祖師,強調老子的清淨無為,注重苦行修養。南派為天師教,尊漢末的張陵為祖師,重視符咒。流行於台灣之道教,係屬於南派的天師道,即正乙教張天師派下。台灣的道士共分兩類,一是「烏頭師公(司公)」,職司「度死」與「度生」;另一是「紅頭師公(司公)」,專司「度生」。「度死」,即指為死人辦理喪事,從事殯葬儀式和作功德的追善供養等。「度生」,指為生人祈福求安、驅邪押煞,包括建醮、做三獻和謝平安等。這兩類道士的分佈,可以濁水溪為界,以南沒有紅頭道士,祇有烏頭道士,吉兇兼顧,壟斷「度生」和「度死」之所有業務。濁水溪以北,則為紅頭道士和烏頭道士分工共存地區。台灣地區,荷蘭時期已有道教傳入,明鄭時期,已確定有道士在民間活動。本鎮隨著漢人的移入,很早即有道士活動,紅黑頭都有。其所職司的業務,包括葬儀,做功德超渡亡靈、建醮、做三獻、謝平安、驅邪押煞(起土收煞、安胎、搶神、收驚)、祈福和禳星補運等。至於專業道士之人數,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據日人丸井圭治郎的統計,當時沙鹿支廳,包含今日之沙鹿、清水、龍井和大肚四鄉鎮,專業道士共有十四名,僧侶兼道士的有三名,合計十七名。到了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根據日人調查,當時沙鹿鎮之道士為數不少,大部份負責葬禮之「度死」事務。
   以往台灣道教,專重符籙章醮科儀,無暇顧及煉養修持。大陸淪陷後,各派教士入台甚眾,計有積善、經典、丹鼎、符籙、占驗五派。而道教代表龍虎山正一首領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亦來台,遂於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呈准設立台灣省道教會。會員初以正一派為主,至四十六年(西元一九五七年)擴大包括各派,並成立道教居士會,以護道興教。民國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年),民間奉道之士,為了革新道教,又有中華民國道教會之組織。民國六十一年四月,中華民國道教會台灣省中部五縣市道教會幹事張智雄,鑑於各地道教情況不一,以致大有分道揚鑣之勢,諸如教義、教規、經典、道源、科儀、醮式等,奉道人士又多秘藏不露,而有失傳之虞。因此,遂有中縣道教會籌組之議。民國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五月,本鎮鎮民蘇連川連同其他中縣奉道人士十五人,聯署推請張智雄為發起人代表,籌組中華民國道教會台灣省台中縣支會。其宗旨為闡揚教義、研究道學、加強道教活動、服務社會以及促進世界大同。以道教廟宇為團體會員,以居士、道士、教士、乩士、信士等道教奉道人士為個人會員。次年,正式核准成立。隸屬於中華民國道教會,中華道教世界總廟。該會成立之後,本鎮部份寺廟和熱心奉道人士,即陸續加入。鎮民蘇連川、孫飛雲分別蟬連該會第一、二屆理事與監事。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九—一九九三年),鎮內福興里玄聖宮管理人員陳勝美(道號玄宗),亦被推選為台中縣支會清水區(含沙鹿、清水、梧棲三鄉鎮)副主任,以推展教務。今年本鎮獨立自成一區,陳氏仍被推為沙鹿區主任。該會之主要活動,除每三個月開一次理監事會議處理會務外,每年均舉辦一次會員自強活動,有時亦組進香團分訪各地,加強交流。
   光復後,本鎮的道教發展,另一值得注目的現象,乃是慈惠堂瑤池金母崇拜的信仰傳佈。起初,本省部份奉道人士先於花蓮成立「慈惠堂總堂」,供奉瑤池金母,並分向全省各地推廣瑤池金母信仰,建立分堂。此一教派也逐漸傳入本鎮,隨著信眾日增,各地也陸續成立慈惠堂。位於本鎮沙田四十六之二十號之「沙鹿慈惠堂」,堂主為李麗川;位於鹿寮里光榮街五十一號的「鹿寮慈惠堂」,目前負責人為李澄清;「昱玄慈惠堂」位於鹿峰里中山路中峰巷二十一號,堂主為翁秋華。以上諸堂皆供奉瑤池金母。其中規模較大而又正式向政府辦理過寺廟登記的,自非位於本鎮犁分里中山路二十四之十八號之「七賢慈惠堂」莫屬。此堂亦主祀瑤池金母,從祀孚祐帝君、玄天上帝、關聖帝君、中壇元帥、觀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每年舊曆七月十八日和三月二十六日堂慶,均舉行盛大祭典。該堂之創建,係緣自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堂主蘇昆記隨同「沙鹿慈惠堂」堂主,前往花蓮總壇朝拜瑤池金母,見信眾皆虔信不移,而又時聞各地慈惠堂經常舉辦愛心救濟活動,履行瑤母娘娘濟世渡眾之一貫宗旨,因此決心皈依瑤門,全心奉祀,乃恭塑金身寶像,安置宅中,朝夕膜拜。左鄰右舍慕道而來者與日俱增。到了民國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信眾齊議擴建道堂,乃由蘇昆記獻地五百坪,歷八月而新堂完成。
   世界上的宗教,大體可以按照其性質不同,而區分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兩大類。所謂制度化宗教,即指有系統化的教義與經典,有相當組織的教會或教堂,而其宗教活動與日常生活有相當程度隔開之宗教。例如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一貫道以及某一程度上的儒教和道教,均屬制度化宗教。所謂普化宗教,又稱為擴散的宗教,亦即指信仰、儀式與宗教活動都和日常生活密切混合,而擴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的宗教。因其教義也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所以就缺少系統化的經典,更談不上有具體組織的教會體系。我國的「民間宗教」,即是普化宗教的典型例子。
   我國民間宗教,亦稱「通俗信仰」或「民間信仰」。此種信仰缺乏系統性的教義或經典和組織化的教會或教堂,亦無類似佛、道兩教僧侶道士那樣「專業化」的信徒。然卻廣泛流行於一般民眾之間,其信仰、儀式和宗教活動都與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台灣民間宗教的內涵極為繁雜,不但吸收很多傳統儒、釋、道三教的教義,並常以前三者的神祇作為供奉的對象,而且也雜揉古代漢族和我國南方土著民族之原始宗教的某些素質。就其本質言,雖有和儒、釋、道三教相同的成分,但絕非佛教,亦非儒教或道教,更不能說是儒、釋、道三教的混合。台灣民間宗教,因擴散於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可以包括下列各種不同的儀式範圍:(一)祖先崇拜:含牌位崇拜與墳墓崇拜;(二)神靈崇拜:含自然崇拜與精靈崇拜;(三)歲時祭儀與農業儀式;(四)占卜風水與符咒法術。
   本區居民,早期大部來自漳泉汀州地區。其中泉州人佔絕大多數,漳州人和汀州客家人原本較少,後來又紛紛他遷。漳泉汀地區,向來即以宗教信仰發達著稱。歷來諸多文獻,每謂該地「俗尚淫祀」、「信巫尚鬼」。清初漢人移入本鎮,自然將其原鄉「好鬼尚巫」的習氣帶來。加以,遷移之初,梯山航海、險阻重重;離鄉背井,舉目無親,精神空虛;台地疾疫肆虐,生死無常;民變械鬥頻仍,生命財產朝不保夕;以及興修大規模水利灌溉系統需以宗教作為團結人群之手段。凡此種種,均促使本區自移墾之初,民間宗教便極為盛行。
本鎮原為平埔族拍瀑拉族沙轆社之居住地。康熙晚期已有漢人前來拓墾,至乾隆初葉,在沙轆社附近出現漢人聚落「沙轆新莊」。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纂修之《續修台灣府志》,已載有「沙轆街」之名,足見在此之前除沙轆莊外,已另形成沙轆街。到乾隆末期,本區大體已拓墾完成。隨著漢人的入墾,聚落不斷形成與拓展,生活漸趨於穩定,各地的寺廟也陸續建立起來。根據文獻記載,最早的是今洛泉里的朝興宮,創建於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土地公為保境安民庇佑五穀豐登之神,信眾最為廣泛。本鎮各聚落至少有一福德祠,因其廟宇簡陋且不斷翻建,以致文獻所載創建年代均比實際還晚。依常理而論,各地之福德祠,可能大部分於漢人入墾之初或聚落初成之際,即已創立。此外,本區其他較重要之寺廟,創建於乾隆年間者,有沙鹿里的保安宮(西元一七四五年)、興仁里的永安宮、福興里的福興宮(西元一七九○年)和北勢里的青山宮(西元一七八七年)。創建於嘉慶年間,有沙鹿里的玉皇殿(西元一八○五年)。道光年間,有埔子里的永天宮(西元一八四五年)和晉江里的蘇王爺廟。建於咸同年間最多,共計七所,包含斗抵里的保寧宮(西元一八五一年);南勢里的慶安宮(西元一八五五年)和關帝廟(西元一八五三年);埔子里的慶安宮(西元一八五六年)和保安宮(西元一八五三年);六路里的朝順宮(西元一八五五年);以及公明里的保安宮(西元一八六九年)。光緒年間,祇有西勢里的慶安宮(西元一八八五年)。日據五十年當中,新建的重要寺廟,祇有兩所,即犁分里的崇寧宮(西元一九四一年)和沙田路永和巷的順興廟(西元一九二一年)。光復後,一方面由於現代文明所帶來之精神空虛,另一方面又因台灣社會進入轉型期心理調適不易與民間功利取向,致使民間宗教又趨勢發達。此時期新建之較重要寺廟,共計九所,包括鹿峰里的義聖宮(西元一九八四年);竹林里的保安宮(西元一九六三年)和紫雲宮(西元一九八四年);清泉里的保安宮(西元一九六三年);六路里的盧文岩(西元一九六六年);鹿寮里的護安宮(西元一九四八年)和巡安宮(西元一九八四年);埔子里的祿清宮(西元一九七九年);斗抵里的浩安宮(西元一九八一年);以及福興里的玄聖宮(西元一九六九年)。(以上參見〈表一〉本鎮已登記寺廟一覽表)。
   大致說來,本鎮每一聚落至少都有一較重要之寺廟,它不但是各社區居民之信仰中心,而且在過去也往往是聚落的活動中心。社區中的居民,朝拜相同的神祇,一齊從事宗教活動,形成所謂的「祭祀圈」。最初的祭祀圈,一般均以聚落為單位,即一個祭祀圈僅含一個聚落或社區。其後即逐漸擴展,終至包含數個村里或數個鄉鎮,形成跨社區的現象。本鎮跨社區的祭祀圈,主要有二:一個以福興里的福興宮為中心;另一個以沙鹿里的玉皇殿為中心。因林爽文之後的共同抗清活動和繼之而來的漳泉分類械鬥,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包含北勢頭、車埔、過洋仔、坑仔底、三塊厝仔、三角仔、六路厝、南勢坑、晉江寮、埔仔,後厝仔和鹿仔港寮等十二個聚落在內,所謂「園十二庄」的居民,共同建立福興宮,奉祀於林爽文之變中壯烈成仁之王勳大哥,形成一個以福興宮為信仰中心而包含園十二庄的跨社區祭祀圈。(詳見第二章寺廟沿革福興宮部份)。此外,因漳泉械鬥頻仍和需要共同維修灌溉水圳,本鎮和鄰近鄉鎮之泉州人,平素已多互通聲氣,至嘉慶十年(一八○五),又適逢旱災,當時包含今本鎮各里和梧棲、龍井、大肚部份村里之「大肚中堡五十三庄」人士,為求風調雨順,遂共議建立玉皇殿奉祀玉皇大帝,形成另一跨鄉鎮的大型祭祀圈。
   本鎮屬於民間信仰之寺廟,其主祀之神明亦富地方特色。福德正神職司五穀豐登、財源廣進,為民間最普遍之信仰。本鎮寺廟中福德祠最多,幾乎每一村落至少擁有一所。因此,論及寺廟主祀神,最多的也自非福德正神莫屬。其他之主祀對象,就表一已登記寺廟而言,王爺最多,共計八所,包括金府千歲、朱府千歲、包府千歲、李王爺、王勳千歲、青山靈安尊王各一所;以及蘇府王爺兩所。此乃因本地居民泉州人居多,王爺信仰向來即較為普遍,而以往地方疾疫天災人禍頻仍,需要王爺鎮壓,再加本地接近海邊,易因王爺船飄來加以奉祀,所以王爺信仰較為普遍。主祀神居第二位者,有天上聖母、玄天上帝和廣澤尊王,各有四所。其他,關聖帝君和保生大帝各有二所,玉皇大帝、三山國王、觀音菩薩和順興公(大眾爺)也各有一所。天上聖母和玄天上帝均為海神,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航海者一向以之為守護神,泉州人中信仰此二神者相當普遍,再加上本區近海,故崇祀者較多。廣澤尊王和保生大帝,原屬泉州人的保護神,而本地泉州人居多,故主祀者亦眾。
   台灣地區,以往民間為滿足社會、經濟、文教、信仰等日常生活之需求,往往組成各色各樣之傳統性社團。此類社團,不管其功能是否純屬宗教方面,一般均供奉一種神明,定期舉行祭祀活動,故一概稱之為「神明會」。神明會成立之初,會員必需繳交會費,以其孳息作為日常活動之經費。會中設立爐主或管理人一至二名,由會員推舉或擲筶選出,任期多半一年,以管理日常會務。會中或塑神像加以祭拜,或僅奉祀香爐。所崇拜之神明,或由會員醵資立廟供奉,或輪流徒置於爐主家中。本鎮之神明會,據日據時代調查資料《宗教團體台帳—台中州大甲郡》之記載;當時土地公會共有四會,沙鹿街和斗抵各有兩會,均成立於清代,供奉土地公。父母會共計五會,其中公館庄兩會,鹿寮庄三會,都創立於日據時期。或供奉觀音菩薩,或供奉忠烈大夫。此種神明會,主要在於集資為父母辦理喪事。此外,另有觀音佛祖會,咸豐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由沙轆庄王德法等三十餘人共同創立,奉祀觀音菩薩。天公會,嘉慶十年(西元一八○五年),由玉皇殿的信士十九名共同創立,以玉皇大帝為祭拜對象。聖王公壇會,同治八年(一八六九),由鹿寮庄信士三十二名創立,供奉廣澤尊王。祖公會,大約一百七十年前,由斗抵庄民王琪族人所創立,供奉保生大帝。本鎮之神明會,大致在清代創立較多,自日據時代起即漸趨減少。但光復後,仍有少數新創者,例如包公會,至今仍時有活動。
   本鎮之民間宗教,除了奉祀各種神明之外,尚有漢民族源遠流長的「祖先崇拜」。本鎮居民,和所有漢民族一樣,祖先崇拜至今仍根深蒂固,未嘗稍改。以往地方豪紳往往興建宗祠或家廟作為祭祖之所,普通民眾也都於正廳供奉祖先牌位。今雖改建高樓大廈,一般仍於客廳中覓一僻靜角落,安置祖先神位,依照時令進行祭拜。至於風水命相方面,不但沒有隨時代進步而消失,近年來反而越演越烈。尤其近一、二十年來,由於社會變遷太快不易調適和民間信仰的功利化,導致神壇林立。根據本鎮八十一年(西元一九九二年)三月之調查,未登記之神壇寺廟,至少有四十九所(參見〈表二〉沙鹿鎮各里神壇調查表)。這些神壇寺廟,或純粹供人祭拜,以祈安求福;或從事跳壇、收驚、卜卦和安斗。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則是所謂的給「大家樂」、「六合彩」指點名牌。
   光復後,台灣宗教的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前述的民間宗教之功利化;另一則是虔信教派的崛起。虔信教派之興起,基本上可以看作對工商業社會無限物慾追求,所引起的種種道德淪喪與社會規範廢弛的積極回應。因此,特別強調宗教中的倫理,藉以挽救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危機。流行於本鎮之理教和一貫道,即屬於此類宗教。兩者均特別強調固有倫理。
   理教,又稱在理教,為山東即墨人士楊來如,融會儒釋道三教,於明末所創。理教奉祀對象為「無極之神」,亦即「觀世音菩薩」或「聖宗古佛」。其主要教義有三:(一)遵儒家之理—─儒學宗教化—─以倫理忠孝為本;(二)奉佛家之法—─佛法入世化—─以慈悲救世為懷;(三)修道家之行—─道行實用化—─以道德清靜為主。該教傳佈迅速,大陸淪陷前計有教堂四千八百五十所,信徒一千四百餘萬。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理教信徒追隨政府來台者甚眾,於是公推趙東書為第二十二代總領正,在台復教,並在台北成立理教總公所。至四十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正式開壇傳教。到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共設有三個教區,教堂三十一所,信徒二萬餘人。在信徒努力不斷推展教勢的情況下,理教也逐漸傳入本鎮。民國六十年代,信徒漸多,已成立活動據點。至七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三年),乃於竹林里中棲路一七○號創建萬聖紫竹寺,作為信徒的活動中心。寺中主祀觀世音菩薩,於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分別舉行祭典。此外,每年農曆七月十八日,也盛大舉行中元普渡。
   一貫道,又稱天道,係民國十九年(一九三○)由張天然所創。崇拜無生老母和所有的神、仙、聖、佛。教義綜合儒、釋、道、耶、回五教,而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強調往昔因天時未至,大道單傳或寡傳。今逢三期末劫之白陽劫,真道普傳。上天為救渡眾生,特命明師降世,傳授「關」(點玄關)、「訣」(五字真言)、「印」(合同印)性理心法,即所謂的「三寶」。若能依法勤修,必可脫生死,證果無極。修行分「內功」與「外功」兩方面。「內功」即格致誠正修身之工夫;「外功」即要行濟人利物之事,包含印善書、立佛堂、廣勸化、多開荒和化人成道。
   一貫道發展極為快速,最初流行於河北、山東兩省,至民國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信徒已遍佈全國。自三十五年起,一貫道由上海、天津、東北等地傳入台灣。初期以鄉村為主要佈道地區,五十五年(西元一九六六年)以後逐漸轉向城市,以知識份子、官宦商賈為傳道對象。自民國四十六年(西元一九五七年)起,一貫道中的基礎組首先傳入本鎮。其後又先後傳入發一組、興毅組、寶光組和文化組。基礎組自台北傳入,信眾甚多,主要集中於北勢頭、三塊厝、竹林里、晉江里、六路里、鹿寮里、斗抵里和沙鹿街菜市場等地,佛堂約二、三十間。後來又外傳梧棲、龍井、清水和大甲等地。發一組,大約十四年前自清水傳入,佛堂三十間左右,通佈各村里。興毅組,本鎮之信眾亦多。寶光組,信眾較少,主要分佈於公明里。此外,文化組,信眾亦較少。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8-02
  • 發布日期: 1994-01-01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沙鹿區公所
  • 點閱次數: 3286